“同课”同心同出彩,
 “异构”异思异收获。
———记四年级数学科“同课异构”轮教互听活动

珊&乔
创建于2024-04-05
阅读 9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互学共研,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流沙第五小学在第七周开展了四年级数学“同课异构”轮教互听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是林洁梅老师、李瑞云老师、杨颖秀老师和陈育珊老师,执教内容为《包装》。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同学科老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呈现出一节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同课巧思, 异构纷呈

林洁梅老师

       林老师以复习旧知导入本节课,让学生能感受到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在进行小数乘法竖式的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独立计算、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解决包装纸问题,明确了计算小数乘法要转换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掌握了竖式的写法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李瑞云老师

       李老师充分体现新课标以学为主、积极构建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和独到见解,善于提炼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杨颖秀老师

       杨老师从情境中先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列式,接着估一估,尝试竖式计算。她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思路清晰,转换自然,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整数乘法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小数乘法的笔算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

陈育珊老师

       陈老师的导入以“智慧老人过生日”为情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找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领导深入课堂听课

学校领导不仅深入课堂听课,课后,还对课例进行了精准点评。杨和明校长以更开阔的眼光,更专业的视角对授课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指导,对课例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

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专业成长似登山涉水,同课异构如拨云瞻月。每一个探讨的问题,都是专业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每一场教研的分享,都是集体智慧的传递。“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愿我们共研共学共提升,携手并进促成长!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实干前行,一路繁花。

阅读 9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