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电校的前世今生之四(经历曲折)

山峰
创建于04-05
阅读 4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湘潭电校的全称为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原隶属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管辖。

一、学校停办    改办风动机械厂

    1、招生工作停顿    在校学生实行半工半读

    1966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5.16通知”指示精神,全国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招生工作停顿。学校面对当时的教育形势,一方面稳定教学秩序,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调整为半工半读,即半天在课堂上课,半天在工厂车间实习或附近农村支农。学校在组织的集体学习中,有部分时间是学习“毛主席语录”,教师按教研室、学生按班级组织学习或自学;晚上,通常组织学生学习两报一刊社论,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三大权威媒体报刊,聆听中央广播新闻(当时还没有电视)等。与此同时,学校决定停办电瓷专业,将该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转专业,三年级的学生维持到毕业。

    另一方面,学校在校办工厂原有生产产品基础上,探索研究、试制和开发系列新产品,为扩大生产打下基础。这些产品包括矿山用风动凿岩机和矿井用通风设备、建筑工程用振动器、精密铸件等,是当时国家建设发展急需的产品,而且中南地区很少有其他生产厂家。

    1968年10月,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进驻学校,成立了由军宣队负责人、学校领导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湘潭电机制造学校革命委员会,作为学校的临时管理机构,下设政工组、办事组、保卫组、生产教学组,分管各方面的工作。同时,湘潭市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湘潭电机制造学校革命委员会的批复》[湘革函(68)052号],并开始工作。在军宣队和大联委的组织领导下,1967年年底及1968年下半年,学校组织了两次复课,主要学习“机械制图”等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2、学校改办风动机械厂

    1969年3月,学校革命委员会向一机部劳资教育办公室呈递《关于学校今后如何办的请示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其一把现有工厂扩大为1000人的生产工厂,由工厂办学校;其二由湘潭电机厂办学校;其三把学校改为工厂,为国家创造财富(随报告附上了《关于学校如何改的意见》和《坚决走工厂办学校的调查报告》两份附件材料)。同年7月,学校工人宣传队、革命委员会联合向湖南省机械工业公司呈递了《关于我校改名为湖南省湘潭风动机械厂的请示报告》。同年9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69]湘机革生字第322号通知:“决定从9月5日起,将湘潭电机制造学校,改为湖南省湘潭风动机械厂,隶属湖南省机械工业公司。今后主要任务是:一是保持原来振动器及电机产品的生产;二是增加风动机械和风动工具产品生产任务。”同时,湖南省机械工业公司下发104号函,将“湘潭电机制造学校”正式改为“湖南省湘潭风动机械厂”。

    3、工厂的机构设置

    1969年,学校改办“风动机械厂”后,单位的性质、任务、机构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原校办工厂由附属地位变为了主导地位,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改变成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工作。校长负责制转变为厂长负责制,处室变成了科室和车间。工厂机构设置为厂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和五车间等。厂部由厂长室、厂办公室、技术科、供销科、总务科、组织人事科、质检科等组成;一车间主要是生产产品毛胚和准备加工材料,包括普通铸造和精密铸造及钢材下料等;二车间主要生产矿山用风动机械--气动凿岩机,包括机械加工及装配、试验等,车间内设技术组、加工组、安装调试组、质检组、工具保管室等,技术组的力量比较强;三车间为军工车间,生产AK47自动步枪枪管,车间内设机构与二车间类似,技术组的力量比较强;四车间,也叫后方车间,担负着全厂的设备维修,模具、专用量具制造和修理等任务,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车间内设有锻造、焊接、钳工维修组等;五车间,也称振动器车间,主要生产原校办工厂传统产品--用于建筑领域的混凝土振动器。除此以外,厂内还设有原材料仓库和产品仓库等,主要负责原材料、出厂产品保管登记、原材料下料、出厂产品包装发货等。

     同年11月,一机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将学校部分校舍借给从北京南迁来湘潭的一机部第八设计院使用。之后,一机部第八设计院住进学校,占用了一教学楼和办公楼,并在学校运动场地修建实验工厂和职工宿舍。与此同时,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发《关于湘潭电机制造学校69届毕业生分配工厂劳动的通知》,原在校的1969年应届毕业生的分配安排问题,经请示省革委会并征得一机部的同意,暂时预分到学校工厂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待中央正式分配指示下达后,再办理毕业手续。

    同年12月,经湘潭市革命委员会常委研究同意,撒销湘潭电机制造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湖南省湘潭风动机械厂革命委员会。同时,学校向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提交了1969届毕业生分配方案。紧接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机部军事管制委员会,致函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并与你省联系同意,将湘潭电机制造学校交由湖南省领导。学校的人员、房产、设备,生产流动资金全部交由湖南省管理;1969年毕业的学生,待中央下发有关通知以后再与湖南省协商分配,今后学生招生、分配由湖南省统一安排。”随后,湖南省机械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1969-1970年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的通知》,学校329名毕业生分别分配到湖南开关厂(50人)、湘潭电线厂(30人)、长沙无线电厂(40人)、常德电机厂(20人)、湖大实习工厂(20人)、省无线电厂(10人)、衡阳光学仪器厂(20人)、长沙机床厂(20人)、省机械研究院(10人)、武岗轴承厂(20人)、衡阳量刃具厂(9人)11个单位参加工作,其中80名毕业生留校工作。

  1969年部分毕业女生在校门口合影留念

 1966年5月,学校党组织陷于半瘫痪状态,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也被暂时停止。直至1969年3月,才逐步恢复党组织的活动。1969年4月,学校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建党支部,恢复党的组织生活。

    1969年12月,学校完全停办,学校正式更换校牌为“湖南省湘潭风动机械厂”(以下简称“风动机械厂”)厂牌,并归属湖南省机械工业公司管辖,同时启用新的印章。

二、教师转岗参与生产和技术革新

    1、教师转岗及留校学生的安排

    由于培养学生的场所变成了生产产品的工厂,教师转岗后即将成为工人编制,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大多数教师不知所措。上级主管部门为了安抚教师的波动情绪,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思想教育工作座谈会,并动员大家根据各自的意愿填写新的工作岗位申请登记表,包括申请调离学校等。

    学校办厂期间,工厂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全是由学校的教职工组成。厂部根据教职工(留校学生服从分配)各自的申请报告,把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分别考虑安排,各尽其用。将专业课教师大多安排在与专业相近的岗位上班,即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工艺编制、车间生产及产品安装调试等;将基础课教师大多分配到与产品技术要求不高的辅助岗位上班,如工厂仓库管理、原材料下料、工具管理、产品供销、工厂后勤等。从1969届中留下的80名应届毕业生,成为了“风动机械厂”第一批学徒工人,分配给各车间工种的教职工当徒弟学艺。据1969届留校学生曾去疾回忆:为了进一步提高留校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工厂专门给他们开设培训班进行岗前培训,尔后又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动员全厂青年职工报名,由各车间推荐并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最终有22名(大多是留校学生)学生入选参加工人大学的学习。他们在老师和老师傅的言传身教下,进步很快,有的成为工厂的生产能手;有的参与自制生产设备,如自制C620和C618两种型号的车床20台套,学到了不少技术和操作技能;有的后来成为了学校的中坚力量。

    当年的原电机科教师朱正心申请到二车间(凿岩机生产车间)工作,当上了车工班班长,手下还带了几个留校学生做学徒。后来因厂里凿岩机研发和技术攻关的需要,朱正心被安排到该车间技术组工作。当时,申请到二车间当车工的原电机科教师还有张永丰、周定颐,原体育组教师刘小曼,原化工科教师贺庆元等;申请当磨工的原机械科教师有丁树模等;申请到四车间当钳工的有原电机科教师黄镜声等;申请到五车间当车工的有原电机科教师教师郑至一等;在技术科当技术员的教师有李世福(原机械科教师)、林道澄(原机械科教师)、戴受远(原电机科教师)、王玉秀(原机械科教师)等。

    随着“风动机械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工厂职工数量不足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1970年至1971年,工厂先后从湘纺、江麓、湘乡以及“红电中”(现湘电集团中学)等招收了160余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和下乡知识青年充实工人队伍,使工厂很快发展到了600多人。

    2、教师参与生产和技术革新

    学校办厂期间,教师按工厂运作流程实施8小时工作制或两班倒制度,把长期在教学工作多年养成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带到生产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善于把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知识、技术用于工厂生产实践,深入研究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期间,教师自发地组织成立了各个车间的技术革新小组,把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大家反复研讨,形成一致的技术革新方案,加以解决。由此,攻克了一道道生产技术难关,取得了多项产品生产技术成果。这批教师的这段磨炼经历和积累的宝贵技术经验,为后来学校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功不可没。

    1970年,学校改办工厂之初,生产的产品主要来自原校办工厂生产的产品,如二车间生产的矿山用凿岩机和五车间生产的建筑工程用振动器。这两种产品在当时的用户使用中暴露出一些性能和质量等问题,且这些问题也是产品生产加工中遇到的一些技术瓶颈问题和产品本身设计的缺陷,亟需加以解决。

    工厂二车间为解决矿山用凿岩机过去一直存在的老大难技术问题,组建了由部分教师和原校办工厂技术员组成的技术团队,通过到矿山走访调研、分析数据、重新论证设计方案、绘制图纸等,并经过大量试验和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解决了凿岩机设计缺陷和生产中的加工瓶颈难题,于1970年作为定型产品即湘江100型凿岩机,批量生产。1972年,根据全国凿岩机及风动工具行业会议的决定,把“风动机械厂”的湘江100型凿岩机和浙江衢州机械厂的红旗牌凿岩机进行合拼改进,即重新设计,优势互补,最终研制出YTP-26型气腿式凿岩机新产品。1973年7月-8月,该新产品样机分别在南京铜井铜矿和湖南煤炭基建公司第二工程处进行工况性和可靠性试验。试验表明,该机结构简单,性能良好。1973年10月,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鉴定,开始批量生产。

    工厂五车间为攻克建筑工程用振动器的技术难题,由部分教师和原校办工厂技术员组成的技术团队,对振动器产品的设计和技术进行攻关,研制出了具有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ZX50第三代插入式行星混凝土振动器。并派出技术人员与长沙“建机所”的技术人员一道在北京地铁工地进行了一年多的工况试验和可靠性测试。1975年12月,在安徽芜湖举行的全国振动器行业会议上,官方宣布学校(风动机械厂)生产的ZX50振动器通过鉴定并确立为国家定型产品。该产品于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即建筑行业机电产品的最高荣誉,如下图所示。

三、恢复办学   决定“厂校”分家

    1、恢复办学  遭遇曲折

    1972年底,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工交办公室1972年湘革工字009号《关于恢复六所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批准恢复湖南省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办学。

    1973年1月,“风动机械厂”抽调出人员,成立学校教学领导小组,着手学校办学恢复工作。1973年2月,“风动机械厂”革命委员会向湖南省机械工业局、中共湘潭市委呈递《关于恢复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恢复湘潭电校的同时,仍保留“风动机械厂”,工厂与学校分开办”,并提交了具体实施方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下达《关于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湘潭电机制造学校1973年招生的通知》([73]湘革机政字第006号),经省机械工业局研究决定1973年秋季开始招生,计划学校电机制造、电器制造两个专业各招收100人,共招生200人。同年4月,“风动机械厂”革委会提交《关于恢复湘潭电校发展湘潭风动机械厂的报告》,4月23日,经湘潭市革命委员会同意后,向湖南省革命委员会转交了该报告,并请予以审批。同年8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下发[(73)湘革机政字第047号]通知:学校从1973年9月开始可以启用“湖南省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印章。学校依据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工交办公室[(72)湘革工字009号]文件指示,与“风动机械厂”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没有恢复建制。学校只设教务科、膳食科,负责教务、行政事务性工作。同年9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下达《1973年秋季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的通知》([73]湘机革政字052号),确定学校招生专业和名额分配,招收上山下乡或知识青年75名、城镇社会青年45名,共学生120人,分设电机、电器、工业企业电气化三个专业。同年11月,学校向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呈递的《关于教育革命中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省局下达的招生计划中,安排的电机、电器、工业企业电气化三个专业,是否可以考虑湖南省对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迫切需要的具体情况,改设电机制造、机械制造、工业企业电气化三个专业,电器专业暂不开设”。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回复同意学校的意见。

    由于归属部门不同(湖南省机械工业局管辖),加之当时“厂校”领导之间的意见分歧很大,是办厂还是办校,争论非常激烈,致使学校恢复工作举步艰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校名义上已开始恢复,挂了牌,但实际上既无校舍,又缺少师资,甚至连像样的教室、讲台、课桌椅和教具都没有。学校恢复时,有中共党员46名,成立了一个党支部,隶属“风动机械厂”党委领导。厂领导的主要精力是抓生产,教育事业得不到重视。教师临时从工厂车间抽调,校舍挤占在职工宿舍的一角,当时没有教材,老师们只能自编教材、讲义,经常晚上加班刻蜡版、印油印、制挂图,忙了几个月,才勉强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学校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1973年招收了新生119名。

    1974年3月,学校以“电校和湘潭风动机械厂”两个单位的名义,向湖南省机械局提交了《关于请示迅速批准厂校分开的报告》,主要内容为:

    1)工厂和学校立即分开。两个单位分别成立党委,从上到下一次性剥离,并立即成立”厂校”分家三结合领导小组(由省局党委和市委派人,工厂和学校领导三方组成领导小组,并邀请群众代表参加)。

    2)工厂的体制问题。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工厂的体制仍保持与现在的一样,为省属下放工厂,由湘潭市领导,原待遇不变。

    3)待上级批示工厂和学校分家后,未尽事宜由”厂校”分家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和教育革命的精神,逐步加以解决。

    1974年4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委员会下发《关于湘潭风动机械厂和湘潭电校分开的报告的批复》([74]湘机党字第007号)通知,同意厂、校分开,湘潭电机制造学校行政由湖南省机械工业局主管,党的组织关系由湘潭市委负责。同年6月,湖南省机械工业局主持召开关于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借用湘潭电机制造学校校舍过渡问题的座谈会,会议达成将第八设计院搬迁至湖南长沙,并归还借用学校校舍的协议。

    1974年7月,湖南省招生办正式向学校下达本年招生计划指标的批示,招收新生150人。但由于“厂校”体制未完全厘清,学校虽然已恢复办学,但与“风动机械厂”仍是一个党委,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两个摊子。因而在对待招生的问题上,上至领导下至群众中都存在着“招生”与“不招生”的两种意见分歧,矛盾十分尖锐。鉴于上述原因,“风动机械厂”党委于同年9月2日向湖南省委报告,请求省委进一步明确指示:“招生还是不招生,至于招多招少,一定做好群众工作,坚决服从省委决定。”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拟定的《关于湘潭电校招生问题的请示报告》,向省计委请示:“关于湘潭电校的问题,原计划1974年招收新生150名,后请示省委负责同志并指示,该校招不招生,招多招少,由“风动机械厂”党委根据条件研究决定。经该厂党委反复研究,决定本年招收新生80名,并即刻将厂党委的意见向上级汇报,是否可行,请速批示”。至此,当年学校招收新生80名。

    2、办学势在必行    决定“厂校”分家

    1975年开始,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学校继续依属于“湖南省湘潭风动机械厂”的管控已不合时宜,“厂校”双方决定拆分为办学与办厂两家独立单位,即“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和“湖南省湘潭风动机械厂”。1975年10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函告“风动机械厂”党委:“关于1975年湘潭电校招生问题,这是省委统一下达的指标局党委已多次研究,今年的招生计划一定要完成,并已先后多次通知学校派人参加招生工作,这一点,湘潭市委的意见是一致的,并且也已通知工厂党委,最近省工交办负责同志再次电话通知湘潭市委,要市委通知工厂党委派人去招生。望你厂接此通知后,立即派人参加政审工作,并下达入学通知书”。至此,学校1975年的招生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学校根据湖南省革命委员计划委员会、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当年招收新生200人。同年11月,湘潭市委、省机械工业局做出《关于电校与湘潭风动机械厂分开建设的决定》,并于12月9日,批准“厂校”分家方案。

    1975年12月,“厂校”正式分开为两个单位。由于原属学校的大片土地、校舍、机器设备和资金被划分给工厂,学校占地面积只有104000平方米(不到学校原总面积的一半),建筑面积33655平方米(只有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且原有的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等基本毁坏。划分给学校的职工共计318人,其中教师51人(有部分教师留在了“风动机械厂”,不愿意回校当教师),干部85人,工人182人。同时恢复学校建制,成立湘潭电机制造学校临时革命委员会,对学校实行一元化领导。1975年12月,恢复“中国教育工会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委员会”。

    1976年初,学校恢复校办工厂,更名为“湘潭电机制造学校机械厂”。由于“厂校”分家时,厂房、设备、资金、材料和技术工人等流失严重,校办工厂的金工实习教学和振动器生产都面临十分困难局面。但校办工厂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实习教学和振动器生产得以恢复。当时校办工厂是学校的二级机构,生产、实习实行一元化领导,生产车间设有电机、机制两个车间,车间领导兼管系部,分别管理电机系、机械系,提出的教学方针是“以典型产品带动教学”。当时学生下厂实习的时间较多,理论知识缺乏,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强。

    1976年3月,湖南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湘潭电机制造学校管理体制和人员编制的复函》,明确学校为湖南省机械工业局直属的二级事业单位。组织关系仍由湘潭市委管理。学校的人员编制为328名。

    1976年4月,中共湘潭市委下发《关于成立中共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委员会的通知》和学校干部任免通知:经湘潭地委批准,中共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委员会由孙伟、贾芝兰、陈雨夏、杨香玉、唐穗屏组成,孙伟任校党委书记兼校长,贾芝兰为副书记,陈雨夏和杨香玉为副校长,结束了“革委会”领导学校的历史,重新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设立了组织科等党的工作机构。同年7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批复学校机构设置,经局党委研究同意,设立办公室、组织科、宣传科、保卫科、学生科、技术检验科、财务劳资科、供销设备科、行政科、教学生产科等10个科室。

    同年10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省教育局下达1976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的通知,学校当年招收新生224人。同年12月,恢复学校公费医疗制度。

阅读 4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