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清明】传承中华文化,体味诗词中的清明——初一15班宋彦宏2024年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小记

宋彦宏
创建于04-04
阅读 7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踏青扫墓,追忆先人,缅怀往事。这是一个有温暖有感动,同时也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节日。清明节的美,不仅仅体现在美丽的风景和亲情的感动上,更融入了中国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哲学。

清明节之所以称为“清明”,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地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洁净。春天的清晨,微风拂面,阳光正好,人们带着一个纸上写着祖先名字的“牌位”来到墓地,在绿草如茵的墓地上整理祭祀用品。亲人们聚集在一起,缅怀逝去的亲人,感慨岁月的无情,也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

                      清明节的习俗

1. 扫墓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 踏青

踏青⼜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即追思先⼈,⼜健康⾝⼼,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

3.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最受欢迎的习俗之一。据传说,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放风筝了。放风筝既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寄托哀思、追忆先人的方式。风筝在中国被称为“风筝”,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玩具。放风筝的习俗也代表了祈愿幸福平安的美好寓意。

4. 荡秋千

荡秋千有着一定的宗教寓意。在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中,清明节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阴气较弱的时刻。人们相信在这个时候,邪魔鬼怪会活跃起来,给人们带来厄运和疾病。荡秋千的动作迅猛、起伏不定,被认为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气势,能够驱除厄运、消灾避邪。

此外,荡秋千还具有农耕祈福的寓意。清明节正值春季农耕的关键时期,人们希望来年有一个丰收的季节。荡秋千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可以增强农民的体力和耐力,同时也寓意着希望来年农作物茁壮成长、丰收喜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随着清明时节逼近,不禁暗生怯意。孤坟凄凄,野草立立,人间天上,雨纷飞,花落地,悲凉更胜从前。

阅读 7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