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大家好,我是小三班张鑫圆老师。度过忙碌的一周,此刻很开心和大家相遇。在育儿的道路上,您是否有这样的困惑呢?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今天,邀您一起品读本期家园共育的心语,让我们共同探秘孩子为什么非要和我们“对着干”。
有一个小朋友名叫乐乐,爸爸去工作台拿螺丝刀,却被眼前的景象气得火冒三丈。工作台上放着一架飞机模型,旁边是散落的飞机螺旋桨。飞机模型和工作台上所有的工具都被喷上了铝银色,一罐铝银色喷漆掉在地板上。大怒的爸爸把 4 岁的儿子乐乐叫过来,大声呵斥道:“看看你把这里搞成什么样子了!现在我所有的工具上都是喷漆,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乐乐吓得说不出话来,忍着眼泪磕磕巴巴地回答:“爸爸,我只是想给飞机模型上色,不知道喷漆会喷得那么远。”“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非要让我自己发现!”乐乐小声嗫嚅道:“我怕你会生气。”“是,我当然会生气!你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就逃跑了!”
作为家长,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生气的时候,那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呢?
首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所做的事,绝大部分都不是怀有恶意故意犯错误,更多的是因为好动和好奇,他们是在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世界。很多事情,在成人眼中可能司空见惯,但在孩子眼中是新鲜独特的,并努力想弄个明白。所以幼儿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其次,允许孩子试错,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按照自我需求成长。当孩子试错时,不管你多么生气、多恼火,一定要努力克制住情绪,不要乱贴标签。等到我们和孩子都心平气和的时候,用建议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你会更深刻地了解孩子试错的心路历程。
最后,孩子有试错的权利,有的家长总是期望在孩子尝试前就提醒他,让他避免犯错误,什么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处处设置清规戒律,不允许任何一点纰漏。可是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试错的权利和机会,这会阻碍孩子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孩子有独立人格,父母什么都代劳了,孩子还怎么体现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呢? 所以,为了维护自尊,孩子会通过对父母的要求全部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来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人。
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曾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作为家长,智商并不是第一位的,但智慧一定是最关键的。孩子试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试错的错误方式。不当的管教方式,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本质,但是只要我们提供给孩子美好的成长环境,相信孩子的今天和明天一定会有天壤之别。
家长朋友,育儿道路上,我们共同陪伴,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请继续关注【雁家园•夜读】板块,我们下周见。
【雁家园•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