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草色青青,杨柳枝芽,桃红杏白,竞相开放,人间四月正芳菲,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祭奠先人、慎终思远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前后,人们用面团捏成燕子形态,挂在墙上,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为了纪念重耳,选择在寒食节禁火期间食用这些面燕,寓意对故人的追思以及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憧憬。
寒燕儿不仅是纪念介子推的方式,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随着时间的推移,寒燕儿增添了新的寓意,如预示着寒冷日子的结束和柳树枝头新芽的萌发,代表着春回大地。
将和好的白面捏成燕子的形状,眼睛处要镶两颗小黑豆,翅膀和尾巴要用梳子之类的东西压一下,显出其线条来。然后上锅蒸熟。最常见的是将蒸好的”寒燕儿“用白色的棉粗线串起来,在阳面的地方挂起来晒干后食用。小朋友们都会把晒干的“寒燕儿”挂在脖子上,互相炫耀谁家的好看,饿了时候还可以吃几口,就像吃烤馍一样,让人记忆犹新,其乐无穷。
“赴”一场春日的约会,柳绿、花开、枝芽……都是大自然最为慷慨的馈赠,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一起感受生命的奇迹。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又叫“纸鸢”,相传,古时候人们把风筝放飞蓝天后,剪断牵线,任由清风将风筝送往蓝天,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思念。
踏青放鸢,齐享暖意。
万物生长,不负春光。
感恩时代,缅怀英雄。
清明文化,辈辈相传。
清明是哀思,是感恩,是教育,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改变过去,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好好生活,感悟这份传统文明,感受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