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起,纸鸢飞,万物复苏愈明媚。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弘扬文明祭祀新观念,北城小学二年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清明,开展“巧手绘纸鸢,清明寄哀思”清明主题活动,依托风筝祈福好运,用这种特别的方式遥寄思念。
一、风筝的起源
风筝,旧名纸鸢,后来在纸鸢的头上用竹做笛,风吹竹笛声如筝鸣,而得名风筝。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墨子用木头做的,但根本飞不了多久。
后来鲁班用竹子代替木头作为主体,竹篾作为翅膀,得以在风中飞翔。风筝距今两干多年,经历代画家、民间匠人的改造发展,最终形成具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国风筝文化。其中运用的主要元素就是花鸟瑞兽、神话故事等,并且蕴含了一系列吉祥寓意。
二、巧手绘制风筝,手抄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发挥无限想象,怀着真诚与敬重,把自己心中的春天和对先辈的思念与缅怀之情,一笔一画绘制在崭新的纸鸢上,用色彩点缀自己的中国梦,用图案装点天空,填充美丽的色彩,绘出一个个独特的七彩纸鸢。
一只只风筝,似一盏盏彩色的小灯笼点亮了苍穹;一根根长线,牵引着小小身板在蓝天白云下奔跑。一张张画报,画出了孩子们心中的无限美好。
伴着清风,带着这五彩的颜色飞向云端,飞向远方。小朋友们将一支支带有美好祈愿和怀念之情的风筝放飞蓝天。风筝乘着风,承载着我们缅怀先烈的肃穆心情,向着天空扶摇直上。
三、倡导文明踏青
清明,既是我们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蕴含了中华儿女对春和景,盎然生机的美好向往与追求。
这次活动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增强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同时营造了保护环境,绿色文明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北城小学二年级将持续开展此类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促进我们和谐幸福的发展。
编辑:二年级
审核: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