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清明,浸润童心——机关一幼大一班《清明节》主题活动

雪中梅
创建于2024-04-03
阅读 8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踏着春天的旋律,迎着初春的气息,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先人、慎终思远的传统节日,也是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节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清明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珍惜幸福生活。我班开展了“春暖清明,浸润童心”为主题的清明节活动。

知清明

通过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幼儿深入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这一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延续至今。



画清明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大班的孩子们绘制了一幅幅孩子放风筝的画作。



诵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00:22

玩转清明

拔河起源于春秋后期的军队中,最初被称为“牵钩”或“钩强”,后来逐渐流传至民间,到了唐朝时期被称为“拔河”。唐玄宗时期,曾在清明节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从此,拔河成为了清明节的一部分。

00:15

清明节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使孩子们在清明花语中尽享春日的美好,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魅力。



阅读 8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