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第八幼儿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风起清明时,传承中国情”——银川市兴庆区第八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纪实

创建于2024-04-03 阅读263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气清景明,既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又是怀念祖先、思念故人、弘扬孝道的重要时刻。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清明节气习俗,兴庆区第八幼儿园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活动统领,以传统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了“风起清明时,传承中国情”为主题的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承传统 知清明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各班老师们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让小朋友们了解清明的由来和习俗,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

识习俗 . 寄清明

      清明画鸡蛋,彩色绘民俗。小小的鸡蛋在小四班小朋友们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妙笔童心,一个个普通的鸡蛋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寄托着孩子们的美好祝福。

折菊花 祭清明

      中三班的小朋友们认真细致地折出朵朵菊花。一朵朵小花,代表着孩子们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放风筝 祈清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古代,人们会把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等风筝升上天空时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去除“晦气”,给自己带来好运。中一班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巧手制作风筝,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00:06

制作手工青团

      清明微雨,一口之春。青团是清明节最具节日特色的美食,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具有纪念先人、团圆的寓意。看!小一班的小朋友们亲手制作“青团”,当小朋友与青团相遇,一场文化的传承正在上演。

贴油纸伞

       油纸伞作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很多地方也有用油纸伞来祭祀祖辈先烈的习俗。大四班的小朋友们通过手工“贴雨伞”,体验一场难忘的中华艺术洗礼。

忆往昔 • 诵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清明古诗,传颂经典,传承文化。小三班和大三班的小朋友们用绘声绘色的诵读,细腻灵动的手指操引领大家走入传统文化的殿堂,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缅怀之情。

00:20
00:21

铭历史 .纪清明

   观看红色电影

      小朋友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拿着精致的电影票,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凭票入场,观看电影《英雄王二小》。灯光渐渐变暗,电影开始了!小朋友们被王二小机智无畏的言行所感染。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眼球。老师和孩子们的情绪也跟着电影情节的起伏而波动,感受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萌发......

        本次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追念先辈,感恩当下,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使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民族之花。

银川市兴庆区第八幼儿园

2024年4月3日

图/各班教师

文/安亚萍

审查/周小乐

签发/李少娟 连欣

阅读 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