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育”纷纷

罗桂林
创建于2024-04-03
阅读 10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桃花初绽,

杨柳泛青,

处处清新明朗。

此时节,

春光荡漾,草木发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之谓清明。

最美人间四月天,

春寒散去又清明。

为了了解清明传统节令,

传承民族文化,

元一名城小学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把学科知识融入到生活中,

了解清明节日的文化内涵,

更好地去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立德——祭英烈,承英志

       清明是我们忆先人、祭英烈的时节。学校把清明祭英烈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充分结合队员们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了一次沉浸又具现场感的网上清明祭英烈活动。慎终追远怀初心,思时之敬话清明。在袅袅春光里,队员们不忘英烈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启智——明知识,解节气

       清明前夕,学校利用公众号发布“一朝春醒,万物清明——红葵手札”清明家书,把清明的知识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了解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独一无二。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节日则是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或纪念意义的日子。

健体——乐蹴鞠,趁清明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天气晴朗,春和景明,体育老师带领队员们在操场上开展了一场蹴鞠大赛。他们欢快地追逐跑动,片片笑声、欢呼声飘荡在操场上。

尚美——吟诗歌,颂清明

      人间最美四月天,挥去春寒尽清明。队员们穿上汉服,折一枝杨柳,吟诵起古诗里的清明。春风里诗歌朗朗,他们用稚嫩的声音传递诗意清明。

爱劳——播种春,传民俗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百花园一隅,辅导员带领队员们和自然亲密接触,松土、装盆、扦插、浇水……一片繁忙的景象。此后,队员们便可在春夏之际静待花开。

      古语云:“不时不食,顺时而食。”青团是有名的清明美食之一。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谈笑嬉戏,嘴不停,手也不停,清洗、剁碎、调味、揉捻、成形,一气呵成。他们吃着青团,是艾草的清香,也是春天的味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是讲不完的故事,

是道不尽的情愫,

是绵绵长长的记忆

和世世代代的传承。

通过“清明时节育纷纷”系列活动,

队员们体验了清明传统文化,

厚植了家国情怀,

增强了文化自信。

图文:罗桂林

初审:刘惠明

终审:沈来凤

阅读 10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