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东城街道刘马洼小学也借此召开了有关清明节和祭奠先烈主题升旗仪式。然而,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也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1、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被称为寒食节,相传在这一天不能吃热食,禁止用火。
2、 清明节的习俗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踏青,也称为“踏春”,是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的一种习俗,主要涉及在春季到郊外散步游玩。这项活动历史悠久,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农耕祭祀中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清明节期间,正是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时,因此,人们除了扫墓外,也会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在乡野山间游乐,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清明节时的踏青活动,如赏花、野餐等,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放松和享受,也是心灵上的净化与满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以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青团是在清明节食用,清明,寓意新的节气,万物苏醒,一切清新,此时食用青团,也是对新春的一种向往,对新生活的追求。
3、讲英雄故事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
4、清明假期致广大师生及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编辑:王袁荣
审核: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