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遥寄相思意,又是清明时——河西区第二十九幼儿园清明节活动纪实

吹泡泡的鱼 🐠
创建于2024-04-03
阅读 29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气清景明,万物生机勃勃,它不仅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美妙时节,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围绕着这些节日特征,天津市河西区第二十九幼儿园开展了“遥寄相思意,又是清明时”主题系列活动。

一、知·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习俗

二、沁童心 忆清明

中班组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清明节期间,中班组幼儿开展了“话清明·敬先烈”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习俗,学习了革命战士雷锋的先进事迹,体会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红色精神,活动最后孩子们用诗歌表演以及唱红歌,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古诗表演:清明

00:57

唱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01:36

小班组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小一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直观形象的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如:踏青、祭祖扫墓、插柳、荡秋千、吃青团、放风筝等等,带领孩子们感受清明习俗,了解清明节小知识,还一起动手制作清明节的手工作品。本次清明节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幼儿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通过清明节活动小朋友们知道了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小二班小朋友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体验制作青团,画柳条,更好的了解清明节习俗。

大班组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历史文化,感受爱国情怀。大一班老师引导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敬仰怀念革命烈士,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的活动,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引导孩子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带领孩子们做“清明节”的手势舞,丰富活动的内容,让孩子在活动情境中获得体验。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大二班开展了清明节的教育活动。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吃青团等都是清明节的习俗。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介绍,幼儿对清明节有了基本的了解,老师还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的革命传统教育,带领孩子们重温红色绘本,回顾英雄的丰功伟绩,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又是一年清明到,芳草纷飞,斜风细雨,回首过去有对逝去的追忆,展望未来是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清明节在孩子的心底,悄悄种下温情的种子,让种子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爱的教育中生根发芽冲破泥土,在下一个春日再享美好~

监制:陈    欣

审核:牛雪姣

编辑:刘英洁

阅读 29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