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月踏风越千年,传统文化记心间——A2101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唐银洁
创建于04-03
阅读 28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岁月泼墨,缀下繁华,

盛开的是中华五千年来孕育的优秀文化。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了探寻“中华传统节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全员参与,从成立小组到讨论分工,从收集资料到整理归纳,从记录创作到实践体验,每一小组都精心准备着……

组成成员

  活动准备阶段,制作了一份《追寻报告》发给了每一个学生,把课内课外了解、收集的资料记录下来。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本小组了解与探究的中华传统节日,由小组长牵头,发布活动任务,带领组员分工,确定哪位同学要负责哪方面的资料搜集,并采用查阅图书、上网搜集、访问长辈等方式搜集资料。

  

         小组内轮流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包括全班每人一份的“传统节日资料表”,以及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的专项传统节日“任务”,并进行评价,相互学习。商讨怎样展示,以什么的方式展示进行合理分工。老师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加强中期指导,也给予了一些建议(手抄报、传统节日知识问答、收集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等),带领学生进行组内资料的交流与补充

成果展示

春节组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经过千万年传承与发展,许多固定的习俗延传至今。春节里放鞭炮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做年的怪兽。

00:43

元宵组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人的元宵佳节。在农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望月(满月)。而元宵节是一年的初望,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满月,其中寄托着人们无数美好的期待。在这一天,人们外出赏月、燃放烟火、猜灯谜、吃元宵,街市一派热闹繁华。

01:02

踏青组

  春秋时节,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设立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赐名“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节仪式。

00:55

粽龙组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始于魏晋时期,其起源说法颇多,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屈原。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悲痛投江自尽,楚国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掉屈原的真身,就开始往江里投掷食物(饭团、鸡蛋、糯米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用粽子叶,将这些食物包起来食用,称为粽子。

01:15

乞巧组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为这个节日的活动以乞巧为主,主要参与者是少女,所以人们又称这天为“少女节”“乞巧节”。

     你知道吗?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它们就是牵牛星(牛郎星)和织女星。

00:44
00:13
00:41

月饼小组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古代祭月的成分逐渐为赏月所替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01:04

重阳组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双九便为重阳。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这些精彩的习俗活动,使得重阳节拥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00:32
00:19
01:01
01:01

投票开启

快来pick你心中的最佳小组吧!

【“传统节日”投票通道已开启】快来pick你心中的最佳!

你喜欢哪个小组的成果展示?为他们投票吧!
投票已结束
春节组
元宵组
踏青组
粽龙组
乞巧组
月饼组
重阳组
投票
阅读 28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