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2024年4月2日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一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开展共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50问》的读书分享交流活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f537d87528d4e9ea4078d73f6fb97d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a0a27f51e404366a40e80611ebcff5b.png)
活动中,老师们围绕结合50问101页-137页的精彩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交流时感情真挚,饱含激情,倾听的老师感同身受。老师们在彼此的述说和聆听之间,感受着读书的快乐,分享着读书的收获。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f537d87528d4e9ea4078d73f6fb97d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a0a27f51e404366a40e80611ebcff5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c0b912a7524f5d832849e4b0762bf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10b0e9da16492a8eda778fb76ed511.png)
赵振磊老师分享: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是小学统计学习的核心内容。《课标2022》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主题设置在第二、第三学段,内容本质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调查研究,能够运用经验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表达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数据意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主题的本质是对数据特征的描述。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的教学中,要从整体把握的视角抓住大观念,建立整体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感悟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之间的关联,利用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实现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数据表达在第一学段鼓励学生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记录并描述分类的结果;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收集、整理具体实例中的数据,并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分析与表达数据中蕴含的信息;第三学段要求学生知道如何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逐步感知统计学基于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准则,会解释统计图、统计量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例如,在统计图教学中,首先,要整体感知小学阶段几种不同统计图的共性价值:统计图都能直观地表达数据,使信息一目了然,有利于人们便捷地提取、分析和利用信息,有利于问题解决。其次,在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三种统计图的各自优势,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数据表达。最后,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图表学习的进阶,从统计表到学生自己创造统计图,到规范的统计图,再到多种形式的统计图表示等,在这一进阶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感悟数据表达的重要性,培育学生选择合适表达方法的能力。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c0b912a7524f5d832849e4b0762bf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10b0e9da16492a8eda778fb76ed511.png)
耿艳梅老师分享: 我阅读了问题3,如何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化?课程内容结构化对于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深有体会。课程内容结构化最本质的就是注重知识间的关联。这种关联让我们在教学中很容易给学生讲解各知识间的联系,数学知识点比较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生们学习起来好掌握,好理解,本来有些抽象的知识不好理解,但是系统化以后,孩子们就感觉前后有了联系,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这样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很容易把握某些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授起来重难点把握的会更加精准,教学目标把握的更好,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c0b912a7524f5d832849e4b0762bf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10b0e9da16492a8eda778fb76ed511.png)
王善玺老师分享: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一学段要把事物分类作为重点,要与学生学前阶段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能根据事物的物理属性进行分类。在第二、第三学段,随着统计图、统计量的学习,逐渐从事物分类过渡到数据分类,把数据分类作为重点,在分类过程中还要考虑分的类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合适、是不是有利于解决问题等,使数据分类与要解决问题的背景和表达的方式紧密相连,找到合适的分类方法。数据分类看似是第一学段学习的统计内容,但其贯穿于统计学习的各个学段,是数据收集、整理与表达的基础。在统计图和统计量的学习中,我们同样会看到有效、合理的数据分类是进行合适表达的基础,合适的数据表达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贯穿统计学习始终的数据分类是统计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课标2022》呈现了这样一个案例:从1970年到2020年的50年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了300个航天器。学生通过计算可求出平均每年发射6颗屋。对此案例,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数据分类”的角度再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百星”发射的时间不同,可以将“百星”的发射时间进行数据分段,结合每一个“百星”在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数,与“平均每年发射6颗星”比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悟到数据变化的趋势与程度,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加速发展,感悟到数据的力量及数据分类的价值。通过此案例,让学生感受“数据分类”可以帮助人们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c0b912a7524f5d832849e4b0762bf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10b0e9da16492a8eda778fb76ed511.png)
徐小杰老师分享:读课程标准50问第四部分,让我慢慢认识到数据分类的重要性,数据分类是统计的核心和首要元素,统计的全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描述数据、预测与决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整理”,通过数据的整理(分类整理)才能直观地发现数据的变化和我们需要的信息与准确的预测。在小学阶段,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是重点,要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准确,对数据的直观描述要完整准确,以及可以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简单进行决策的预设。在统计的课堂上仍需要关注孩子们分类的准确性,这直接关系问题分析的准确性;还要关注孩子们数据描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以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奠定基础。统计是生活中较为关键的整理方法和问题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小学阶段对统计做好较好的铺垫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准确。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周晓彤老师分享:“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包括五个主题。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达的过程,掌握相关的方法,感悟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特征,将数据作为判断和预测的依据,形成数据意识和数据观念;初步感悟随机现象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会随机性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在对数据的探究过程中体会实事求是的做事原则,学会思考、交流与合作,发展核心素养。
整个“统计与概率”领域,都要求我们要引学生拥有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特别是数据意识。要让学生通过数据,感悟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进而感受数据的力量,逐步学会思考、表达、交流与合作。面对同样的统计结果,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目的不同,所以也可能得出不同的判断结果。对于判断的结果,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结果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c0b912a7524f5d832849e4b0762bf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10b0e9da16492a8eda778fb76ed511.png)
刘贝贝老师分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50问》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和启示。它不仅帮助我深化了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教学建议和方法。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c0b912a7524f5d832849e4b0762bf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10b0e9da16492a8eda778fb76ed511.png)
闫雨洁老师分享: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量包括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平均数、刻画数据分布状况的百分数等。平均数表达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具有代表性。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的代表性比较差,此时可以选择中位数或众数作为代表数;平均数具有随机性,不同样本的平均数可能是不同的。《课标2022》把百分数从数与代数领域移到统计与概率领域,作为一个统计量呈现。百分数是两个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本质上是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百分数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陋室常余书卷在,清心自有墨香来。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展示了老师们的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教师们在读书中体验快乐,在交流中提升自我,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就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f537d87528d4e9ea4078d73f6fb97d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a0a27f51e404366a40e80611ebcff5b.png)
编辑:周晓彤
审核: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