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 出游·踏青·扫墓·插柳 —
亲爱的家长朋友:
在这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四月,我们即将迎来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是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好时节。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又充实的假期,现将我园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您配合我们,积极做好孩子的监护与安全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2024年4月4日—4月6日
【合计3天】
返园时间: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清明节·节日来源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的传统日子。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节·节日习俗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蹴鞠、插柳等。
01清明祭扫
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02清明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03清明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清明节·假期温馨提示
疾病预防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特别是甲流、疱疹性咽颊炎、百日咳、手足口等。请家长们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传染性疾病。若有咳嗽、发烧等情况,请及时带孩子就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园共同的心愿。
文明祭扫
利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带孩子去瞻仰先贤或者扫墓祭祖时,倡导以送花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方式祭尊先祖寄托哀思。尽量不要点明火香烛,以免引发火灾。切勿让孩子携带明火和玩火等,做到文明拜祭、文明扫墓,确保人身安全。
出游安全
(1)外出踏青一定要有家长陪同,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靠近小河、池塘等有水的区域,注意防溺水事件的发生,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2)外出时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降雨高峰,告诉孩子在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在户外活动。
(3)清明节期间,来往车辆剧增,望家长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加强交通安全的言传身教。
(4)家长们要多向孩子进行“警惕教育”,跟孩子讲解一些如何提防陌生人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加强自我保护,防止被坏人拐骗。
(5)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外出踏青要严格遵守景点的提示和要求,不单独行动,不到未开发的区域游玩,以防发生意外。
饮食安全
(1)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科学用餐,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和油炸类食物,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以防肠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不要随意采食野菜,以防发生“毒蘑菇”之类的中毒事件;
(3)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时不吃路边摊等没有卫生保障的食物;
(4) 注意营养均衡,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吃过多的大鱼大肉。
四月伊始,春意绵绵
祝大家度过一个
安全 健康 文明
有意义的假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