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课堂之内展风采,探讨之中抒灼见——昌吉州齐秀华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研讨活动

昌吉州齐秀华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04-03
阅读 14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更好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乡镇学校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育人能力和教学教研水平,2024年4月2日,昌吉州齐秀华名师工作室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在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学校举行,参加的人员有昌吉州齐秀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齐秀华老师和成员吴倩、王欣烨老师,以及乐土驿镇学校的书记、教学副校长、教研教务主任和全体数学教师。

一、名师课堂展示,促进提升

        活动在齐秀华老师带来的示范课《小数的意义》中拉开帷幕,通过任务驱动激活旧知,在比较交流当中自主建构,通过结构化的关联整体认知小数的意义。课堂中老师借助数形结合,用多元表征的方式,引导大家认识一位小数,经历两位小数的产生过程并且主动迁移建构关联,在经历三位小数的产生过程中完善小数的意义,通过猜想推理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主动迁移建构关联。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指向性强,突破重难点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做支撑,帮助和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驾驭课堂能力、预设与课堂生成以及关注全体学生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齐老师的课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吴正宪老师说过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是要理解儿童,研究儿童学习的规律;二是要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本质属性;三是要理解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教育的规律。只有在理解和研究儿童、理解和研究数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儿童数学教育。”这也是每位老师努力的方向。

二、基层学校异构,借力成长

第二节课是由乐土驿镇学校赵凌燕老师同课异构执教《小数的意义》,整堂课教师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有条不紊,循循善诱。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一位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

结合现场改课的教研模式,课中齐老师和吴老师分别对赵老师的课叫停了一次进行教学调整。通过现场改课,使本节课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和思考,促进了老师的成长。

三、反思和点评,在研讨中精进

课后赵老师进行了说课反思,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接着工作室的齐老师、吴老师和王老师对赵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进行了点评,齐老师指出:“老师引出问题后,对学生的反馈要件件有回应,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其次要注意细节,从选择什么学生作品进行展示、选择哪幅图让学生分析对比都要进行反复思考;重点是关注学生的生成,错误的要立即纠正,亮点要及时抓住并合理利用,始终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和活动。”吴老师指出:“学具和教具的使用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尤其是需要操作的图需要便于学生操作,同时重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其次素材的选择要优化,争取做到一幅图、一个主题或一个情境能从头到尾反复应用,发挥最大作用。”王老师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比如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以免对后面学生的回答造成误导;如果学生的回答是老师想要的或者非常精彩,老师要予以表扬和肯定,可以对后面学生的回答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四、总结收获,展望未来

        杨校长认为数学教学应是开放的,可以贴近生活,可以发散思维,可以带来更多思考。齐老师为乐土驿镇学校的学生带来精彩的一课---《小数的意义》。齐老师通过唤醒经验,操作探究,迁移推理的教学过程,融合数概念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促成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并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的构建。工作室老师的点评均围绕新课程理念展开,站在了学生是否深度学习的角度,提出的建议都是老师们需要重视和急于改正的问题。

       杨校长表示本次活动的“同课异构”模式,使大家感受到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的“个性”解读,又领略到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我校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精研课标,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力争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本次昌吉州齐秀华名师工作室的“送教下乡”活动,既实现了“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送教目的,也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团队会继续推进“送教下乡”活动,并以此类教研活动为契机,精研新课程理念,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扩大辐射引领的范围。

阅读 14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