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去的时候是希望,回来时候是收获。因为努力提升自己,远比仰望别人重要,去遇见更加优秀的人,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今天的分享分为四部分:
学习 遇见 反思 收获
学习授课方式:
两节课都是解决问题,也是我们曾经经过激烈讨论研讨过的课时,满怀期待看到不一样的授课方式,结果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1.把列算式作为教学重点和目标
2.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而是直击答案
3.只要有一个答出标准的答案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4.认为只要习题讲完就是让孩子进行了有效练习
遇见优秀的人(专家评课):
解决问题的重要目标是分析问题,而分析问题需要有工具(即解题流程)
1.从问题出发。求总数用加法或者乘法,是孩子已知的模型
2.每份数与总数的单位是相同的。(孩子对单位是否敏感也是教给孩子分析问题的途径)
3.还要找到份数,题意中两种份数(个数和箱数),遭遇到了新问题(本课时的认知冲突点)
4.解决问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大份数与大单价、小份数与小单价
更要讨论易错点:大份数与小单价
5.模型建构
连乘的诞生——从分步到综合算式(连乘解决问题中有两种份数)
反思:
贤良、优秀的人不止是专家,更是我们身边的人,在学校教研时赵老师已经带领我们研讨出了如何从问题出发及解决问题的流程。但我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点误区:
1.从问题出发分析题意是逆向思维,孩子达不到那种水平。
2.分析问题的工具(流程)是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由旧知到新知建立模型的过程,而不是会列标准的算式。
3.准确的单价、数量、总价关系式到底要不要带给孩子,其实它们是统一的语言描述,分别是总数(总价钱、总页数、工作总量……)、份数、每份数,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模型。
收获:
1.建构新概念一定要用图示法,而建构新模型时画图并不是必须的,它是在解决新问题时遭遇了新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帮助理解,是一种操作过程。
2.包含除(一份一份的移出去),平均分(已经分好了份数)两种操作方法不一样,在操作中理解总数、份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
3.数学优不优秀有两个关键点:
(1)是否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建构和建模)
(2)是否有对难题的挑战(每日一挑战题,让优等生来讲解他分析的思路)
4.如何提高班级及格率:一定要有过关意识
外出学习,无论是从教研还是班级问题的诊断,关键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完善自己工作,调整心态,去学会让自己每天都快乐的工作,学习不止步,热爱从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