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提醒——临颍县樱桃郭学校教育集团

YOYO~贾
阅读 32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节放假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放假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特将清明假期安排如下:

放假时间:

4月4日(星期四)— 4月6日(星期六)共三天

上课时间:

4月7日(星期日)正常上课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师在放假前会给学生上一节假期安全教育课,并对假期安全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全校师生共同遵守:

文明祭扫倡议书

        清明节是我们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优良传统、倡导文明新风,我们特向广大家长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树立文明意识,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不使用封建迷信物品。倡导鲜花祭扫、纸花祭扫、布花祭扫、家庭追思、撰写感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二、传承美德,节俭祭扫树立节俭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的理念,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之中。   

         三、遵纪守法,安全祭扫树立安全意识,严防各种不安全隐患发生。目前,正值森林防火期,要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不生产、不销售、不使用焚烧类祭祀用品,杜绝一切使用明火焚烧祭扫用品的行为,避免引发火灾事故,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倡导安全祭扫、弘扬文明新风,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移风易俗,树立新风,用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一.出行安全

清明节假期全国统一放假,假期车流量大,街道、道路拥挤。

因此,在清明节假期,家长带孩子出行一定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1、清明期间,交通拥挤,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服从交警的指挥。

2、驾车出行时,要保持适当的车速和安全间距,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4、乘车注意乘车安全,不要乘坐三无车辆,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或发生敲诈等案件。

5、乘车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都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

6、驾车出行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7、在没有交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8、假期中各类人员流动频繁,乘车外出途中,注意保管好自身财务,以及照看好孩子。

9、切忌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如遇道路较窄情况请减速慢行。

10、在登高祭祖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心,注意山体滑坡。

二.饮食安全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稍不注意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清明节假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

1、不要在途中购买来路不明的食品,尤其是熟肉、熟菜等。

2、购买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以防食物过期变质。

3、真空包装食品打开后千万别放太久,一经打开,要立即食用。

4、饮食要清淡,多以清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

5、清明节是很多疾病发生的时节,这个时候就需要忌食易发的食物。

6、不随便吃野菜、野果,以防中毒。

7、旅途中应保证每天喝一定量的水,但饭前不要大量喝水。

8、要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

9、吃东西时切忌狼吞虎咽,吃东西时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

10、吃东西前,要洗手,避免细菌进入口中。

三.消防安全

扫墓祭祖、焚香烧纸活动频繁,加之春季大风天较多,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在此期间,为大家提供清明祭扫防火安全小常识,提醒大家在祭祀扫墓时谨记消防安全。

1、扫墓时首先要清除坟墓周围干枯的杂草和树叶,以免烤燃引发火灾。

2、扫墓时,不要点燃纸钱等物,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3、祭扫时不要随意乱扔烟头,祭扫完毕后应确认余火已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

4、祭扫时最好到指定地点烧纸、焚香、放炮。

5、切忌在斜坡上烧纸,陡坡会自然改变火的行踪,尤其是火的蔓延速度。

6、假如不慎引发火灾,可利用灭火物品进行扑打,并立即请求支援。

7、发现森林火灾时,孩子不要参加救火行动,因为孩子小,无自救能力,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

8、发现森林火灾时,应迅速逃离火场,及时拔打119或110。

9、祭扫活动中,严禁车辆等物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

10、最好选择清扫墓碑、种植草木、敬献鲜花、宣读祭文等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

四.预防春季的传染病

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但是春季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所以,注意预防春季的各种传染病显得尤为重要。

1、尽量不要让孩子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以防感染。

2、请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不吃生冷食物。

3、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以防着凉,建议多在家中准备一些感冒药。

4、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5、多做运动,通过运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每次通风应在半小时以上。

7、按时起居,保证睡眠充足,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抵抗力下降。

清明小常识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它与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传统习俗

清明节习俗甚多,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春游踏青

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

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

拔河

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军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

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将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获胜。唐玄宗时期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

放风筝🪁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清风化雨,思念绵长,

最后祝大家清明假期平安顺遂。

阅读 32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