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店镇中心小学同课异构高效生态课堂大赛
“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于至善。”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4年4月,东阿县牛角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组开展了“同课异构”高效生态课堂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能力、展现风采、实践提升的平台。
语文组
赵鹏鹏老师重点把握描写李大钊言行的语句,然后组织学生读读议议,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词句意思,交流感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很准确的谈出自己的体会,并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老师抓住重难点词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体会,进行朗读训练,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理解了重点词句再回到整体,再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孩子进一步认识首尾呼应这一写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显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尹艳春老师上课都饱含激情,从语文新课标大单元入手,先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再复习导入,讲解人物的细节描写,学生学习也都很投入,让生走进文本。从中体会到李大钊的品质,是从最平淡的描述中感受到的,文章的真实体现也在这里,动情的更是这些,学生阅读起来也能投入,教师抓住这些平实之处,不仅体会李大钊的伟大,还体会李大钊为人夫、为人父的普通人的情怀,学生心灵深出的那根琴弦被会被触动,李大钊的形象更立体、更丰富!
李风娟老师上课饱含激情,教学情节环环相扣。授课中突出教学重点的理解,引导学生找出人物描写的语句体会李大钊的忠于革命、临危不惧、关心家人的高贵品质。抓住“一种伟大的革命力量”这句话,让学生反复体会革命者的伟大精神支撑,教师讲得动情,学生的心灵被深深触动,情感得到了升华。对本课运用的“前后照应”和“对比”手法的讲解透彻到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课堂教学相当精彩。
张明超老师在课堂中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较好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在深入理解本课的思想内容中,受到情感熏陶,并能较好地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从引导学生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采用学导结合的方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为重点,较好而又全面地发展了学生智力。
于丽萍老师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设计有创新。将文本与单元导读相结合,渗入递进,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抓住了“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句支撑李大钊壮举,凸显李大钊人品,激发学生情感的源泉,在读中感悟,品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事迹。深化写作方法,领悟对比、首尾照应等写作手法。既准确地把握了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注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张琳老师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较好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在深入理解本课的思想内容中,受到情感熏陶,并能较好地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从引导学生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采用学导结合的方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为重点。
王娟老师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了整体性。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王娟教师安排揭题后初读,在检查中梳理了课文内容,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李大钊的形象。指导生字“避”和“魔”的书写。然后引导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动的描写李大钊同志言行的句子,就成了本节课的突破口、切入点,从而达到让学生让学生体会李大钊形象的目的。
数学组
曹若男老师执教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从3张不同比例的图片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语言流畅,有激励性和启发性,板书突出重点。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观察比例、归纳猜想、举例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张玉老师执教的《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节课,本节课的设计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突出重点,有措施,突出难点有策略。本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相性良好,教学设计紧凑,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次性强,有梯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孙雪老师执教的《比例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整体教学设计紧凑,教学内容丰富。在整节课中教师复习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还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区别,以及解比例。教学知识点比较多,在知识的拓展中,还进行了知识链接,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利于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孙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让学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中探究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了比例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
郭甜甜老师执教的《比例的基本性质》这节课,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自然流畅,重难点突出,情绪饱满,热情高。尤其是课题的导入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看到比例的基本性质,你会想到什么问题?让孩子们带着对课题的疑惑去探究新知,设计独特,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而且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数学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发挥了他们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收获了知识,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吴焕玲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紧凑,环环相扣,老师采取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使得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效果较好。比如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时候,不是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随机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她关注数学的本质,凸显“数学味”,较好的体现了自主体验教学新理念。
孙洁丽老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建构知识。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自己写例子来探索,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到结论。让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唤醒了学生学习中一些零散的体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将这些体验“数学化”,提炼出数学知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自由驰骋的思考空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方法,在开放式、个性化的学习中生成灵感,碰撞智慧。正是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课才变得生动和真实,学习才显得如此活泼和有效。数学的学习成了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成了放飞心灵的快乐之旅。课堂已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智慧培育的圣殿
张敏老师执教的《比例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突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张老师运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交流点拨--练习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关系,学生自由举例去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紧抓概念教学的特点,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
比赛是一种经历,成绩是一种收获。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锻炼都是一种进步!本次竞赛是学习的一个“加油站”,学无止境,希望老师们在此次竞赛中能够看到自己的差距与进步空间,努力攀登!再接再厉,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