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伴着初春的气息,我们迎来了传统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也是我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好时节。现将我园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您配合我们,积极做好孩子的监护与安全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放假时间:
2024 年4月4日(星期四)——4月6日(星期六)
收假时间:
2024年4月7日(星期日)
节日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
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
清明习俗
1、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古已有之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为故去的亲人扫墓烧纸,有些地方还会给土坟填土加固。也有的地方不烧纸不烧香,这和现在的环保要求有关,但也有寒食节禁火的原因,在这些地方大家采取的是在坟头的树枝上挂上冥钱、纸帛。
2、踏青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4、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特别被儿童所喜爱。
文明祭扫
做到文明祭扫,上坟时不烧纸钱、不烧杂草枯枝、不放鞭炮、不点蜡烛、不吸烟、不野炊等一切易发生森林火灾的野外用火行为。倡导上山祭扫植树、献鲜花、花篮、花圈等文明新风。提倡采取线上祭奠、居家追思、诵读祭文等方式,向故人、英烈表达情怀,寄托哀思。
交通安全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规则。假期孩子自由活动时间多,安全隐患较大,故越要提高警惕和安全意识。家长要对孩子做好交通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规则,骑乘人员均要佩戴头盔,驾驶人需要持证骑车上路,未满12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出行遵守交通规则:看信号灯、走人行道、走路不玩手机、不允许未满12岁的儿童骑车、不坐非法交通工具,不坐超员超载车辆等)。
食品卫生安全、防传染病教育
放假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过期变质食物和“三无”食品。教育子女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要吃没有健康保障的食品,特别要教育子女不买街上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消防安全
孩子在家期间,家长要对孩子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做到不玩火、不玩电,注意用电、用火、用水的安全。注意森(山)林防火和个人人身安全,在家不乱搭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不乱扔烟头及时更换家中老旧电器,不在家中给电动车充电。家中常备灭火器,教会孩子基本的消防常识,远离易燃物,以防火灾发生,牢记119报警电话。
防溺水安全
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要牢记“六不两会四牢记”,家长知晓“四知”要求,教育孩子远离水源(沟、河、渠、湖等),不涉水不钓鱼等。
四月伊始,春意绵绵
做好预防不负春
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
有意义的清明假期!
眼里有光
心中有爱
宣威市童星幼儿园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