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将至,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2024年清明节假期安排如下:
2024清明节放假调休
- 2024年4月4日(周四)至4月6日(周六),放假共三天
- 2024年4月7日(周日)正常上课
清明节是我们传统的扫墓、祭祀祖先的时节,同时也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假期。然而,在享受这个美好假期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时刻关注安全问题。以下是一些清明放假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确保度过一个平安、和谐的假期。
一、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驾车还是步行,我们都应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酒后驾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消防安全
注意野外用火:清明扫墓时,切勿乱丢烟蒂、火柴等易燃物品,防止引发火灾。同时,注意用火安全,不要在禁烧区域内燃烧纸钱等物品。
三、食品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请确保食品来源可靠,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以免食物中毒。
清明,不仅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思考生命、感悟生活的重要时刻。希望同学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宝贵。
❤️家校共育❤️
为什么会沉迷手机
手机和网络,总能轻易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和满足。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嗑瓜子效应,就是我们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然后是第二颗、第三颗,哪怕中途会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也会在回来后接着磕。
和上面的实验一样,孩子也很容易轻易掉进手机制造的这样的“快乐”的陷阱。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延迟满足感”,人们很难抵抗眼前的诱惑,而选择享受眼前的快乐。在使用手机时,孩子往往会沉浸于社交媒体、游戏中,不断地刷着屏幕,游戏,好像永远也停不下来。这种行为很容易让我们进入一个“奖励循环”,也就是一种持续的奖励反馈循环,通过给予我们即时的快乐和获得感来增加我们使用手机的动力,这种行为很可能就会上瘾。
手机成瘾,会有什么危害?
美国一家研究所曾经对“儿童玩手机的时间对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做过研究,通过长时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超过2小时:大脑感知能力变差每天玩手机超过3小时的儿童,其语言和思维能力要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
超过7小时:大脑分析能力变差每天玩手机超过107小时的9-10岁儿童,其大脑灰质层明显比正常同龄人更薄,甚至有萎缩的风险。
大脑需要锻炼,接受不同的刺激才能健康发展。如果孩子沉迷于短期快感,大脑就会变得懒惰、被动、不爱思考,难以忍受长期平缓的事情。这会导致孩子失去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除了沉迷手机导致大脑变笨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研究数据显示,每天用手机长达3小时的人群更容易患心理问题,而如果每天使用手机超过6小时,患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风险增加78%。
如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每增加1小时,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就增加0.64个单位;
如果某一年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比往年增加,抑郁的风险也更大,每多增加一小时,抑郁症状增加0.41个单位。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收集了近6年3826位青少年(平均年龄12.7岁)的数据,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抑郁症状也随之增加。
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会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
很多家庭对于孩子沉迷手机这件事,爸爸妈妈对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不可以”“不许”“不要”,但是却鲜少有孩子能做到令行禁止。有的孩子反倒偏偏做些被父母禁止的行为,你说不,他越是要做,颇具叛逆小魔王的风格。比如这样的对话:妈妈:“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能玩手机!”孩子:“我不要!”妈妈:“你不要没用,我是你妈,我说了算!”孩子一脸不服气。等到第二天,手机还是在他手上。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陷入了一场权力之争,妈妈觉得:“你必须听我的!”孩子则:“我偏要玩!”这样的权力之争,对于父母和孩子双方来说都是不愉快的。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感到无奈和失望,而孩子则可能会因为被限制而感到不满和愤怒。而这种限制和争吵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完全隔绝孩子与手机并不实际
如果所有的禁止都有用,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
我们都清楚在这个时代,完全禁止孩子不去接触电视机、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并不实际。即使学校禁止、家里禁止,孩子还有可能从朋友、同学那里可以接触,我们无法保证孩子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完全不接触到手机。
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相反,我们需要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替代活动,以吸引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例如,让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或户外运动,或者给他们提供有趣的书籍和文化活动,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此外,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互动,与他们分享经验和知识,并建立更强的亲子和社交关系。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设定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和规则,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使用电子产品的意识和习惯。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价值的电子产品,如学习应用程序、教育游戏等,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技能。
总之,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不仅要关注使用时间和规则,更要提供更有意义的替代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更好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我们能做的是预防沉迷,让孩子合理分配玩手机与学习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才是关键。
毕竟,手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为孩子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孩子通过手机获取的信息也并不完全都是糟粕。
预防手机沉迷的关键是通过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手机里的世界之所以会吸引孩子,往往是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
拿游戏来说,游戏比大人更懂孩子的心,过关斩将的奖励,正面且及时地反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游戏里的朋友也多,拿起手机,他们就可以一呼百应,所有的委屈和压抑都能在游戏中释放。
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家里体会不到的。
还有的孩子是想逃避现实中的压力。
我曾经看过一组数据,在稳定的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机的风险就越低,相反,家庭越动荡,比如父母离婚、成绩压力、家庭气氛压抑,都会加剧孩子对游戏的上瘾程度。
简单来说,孩子如果内心常常感到孤独、压抑和失败,那么他们就会投入网络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孩子对手机上瘾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有很多不易被察觉的复杂原因。
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去改变这样的孩子,其实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的报告,报告显示:
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
反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一段不良的亲子关系中,诸多小事都会引起孩子的逃避甚至是逆反心理,进而去手机里寻找快乐。
电子产品带来的感官刺激,的确会深深吸引一个孩子。但父母能不能及时地把孩子从屏幕中“解救”出来,考验的就是亲子间的信任度。
当你们的关系出了问题,孩子就不再信任你的教育。
禁止玩手机,在孩子看来,是你的专制、你对他的打压、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道,孩子根本不觉得你是在为他好。
有了这种认知,任何道理都是徒劳无功的。
想要彻底预防手机沉迷,父母要先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入手,改变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态度,改变我们陪伴孩子的方式,用爱填满孩子内心的空虚。
辅之以合理的引导,手机就能发挥它的正面作用。
给家长的建议
1. 丰富家庭生活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帮助孩子创造与同伴、自然交流的机会,要有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活动,阅读、散步、运动,去电影院、博物馆游玩或者去餐厅享受美食,甚至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做顿饭。这些经历能带给孩子愉悦感、美感、成就感、冒险感和刺激感。
2. 不让孩子过早拥有手机建议不要把手机交到12岁以下的孩子手里。12岁以下的孩子三观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孩子拥有智能手机,意味着他可以脱离父母的管教、随时随地使用这些功能,这对缺乏辨别力和自控力的未成年人来说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父母就好像孩子的免疫系统,如果遭到破坏,危害就会侵入,最终造成破坏。
3. 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如果孩子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作为家长,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建立手机使用规则,并坚定执行很重要。
▶ 和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了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和影响,并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
▶ 告诉孩子使用手机时间有限定
明确几个时间点必须得放下手机:吃饭时不碰手机;写作业时不用手机;与父母、同伴交流时不看手机;走路时不拿着手机;睡觉前不玩手机。
▶ 陪伴孩子
家长可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填补孩子内心的空虚,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 陪伴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可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填补孩子内心的空虚,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强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 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志愿活动等,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在智能手机时代下,孩子的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许多家长生活中同样也过度使用手机,给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智能手机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诱惑,使孩子容易分心、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社交媒体中,让孩子缺乏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
帮助孩子克服沉迷手机的问题,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示
❤️下午离校时间
校车:4:30发车
自接:4:40随到随接(学部中门排队等候,请主动出示家长卡)
周日(4月7日)返校时间
❤️坐校车学生:
校车6:30从站点发车,大家提前把孩子送到站点,不要迟到。
❤️自送学生:
为了避免交通拥堵,高小部 早上7:00前送孩子们返校,家长朋友们将孩子直接送到教室(周日早上生活教师给孩子们备餐,公寓不开门)
❤️周六有需要提前返校的孩子,请家长朋友们今天离校时告知我,生活区、餐厅要根据人数备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