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通知
各位家长朋友: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们又将迎来二十四传统节气中的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
4月4日(周四)—4月6日(周六)
二、返校时间
4月7日(周日)正常到校上课
4月7日(周日)按周四课表上课
清明来源
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
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冷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
踏青 习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春游的好时节。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放风筝 习俗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将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扫墓祭祖 习俗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温馨提示
一、做好疾病预防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家庭成员外出要佩戴好口罩,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二、文明祭扫
倡导文明节俭的祭扫方式,扫墓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建议用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网上追思等无烟祭祀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祖,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社会新风气。
三、交通安全
清明出行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倡导绿色出行、错峰祭扫,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和祭扫秩序,严防发生交通和踩踏事故;乘坐电瓶车要戴好头盔;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及共享单车,不坐副驾驶座位。
四、防溺水安全
天气转热,学生涉水、游泳等行为增多,由此导致溺水身亡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谨防溺水,保护孩子安全,刻不容缓。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要在无家长的情况下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会水性的儿童不得擅自下水施救。
五、活动安全与网络安全
不去网吧、酒吧、KTV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娱乐场所。不参与校外聚集活动和出售“两卡两号”、打架斗殴等违法活动。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不玩渲染暴力等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慎交网友,不随便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不与陌生网友见面,不添加陌生人QQ及微信。保护自己、家人及他人信息,不听不信不转账,不贪便宜要记牢,时刻绷紧防范之弦,严格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六、居家安全
孩子居家,家长要细心教育,增强孩子用火、用电、用气的安全意识,不玩火,不湿手触摸插头、电线,不乱开乱动天然气开关。不翻越窗台、护栏及飘窗,严防高坠事件发生,孩子一定要在大人的监管下安全活动。
七、食品安全
教育孩子假日按时就餐,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讲究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和“三无”食品;不喝生水,不吃来历不明的野果、野生菌类及食物;不买无证摊点出售的食品,严防食物中毒。
八、防火安全
正值清明期间,祭祀用火增多,出游踏青频繁,受干旱、大风天气影响,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人人务必提高安警惕,增强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识。如非不得已现场祭祀用火完毕后,一定要及时用水熄灭明火、或用土掩埋好现场,确保安全,共同呵护我们美丽家园是全社会和每位公民共同的责任。
编辑:刘平
审核:班生春
监制:席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