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放假安排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清明节就要到了,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及国家节假日放假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现将我园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2024年4月4日至4月6日放假三天,4月7日(星期天的)正常入园。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放假温馨提示
流感安全
家长必须充分意识到本轮流感的严峻性,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把病毒挡在家门外。
森林防火小常识
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森林让青山更绿,家乡更富裕,国家更富强。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请家长牢记以下森林防火安全常识,确保孩子安全:
一、护林防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三、 依法用火,违者必究。防火期禁止野外用火,家长要监督小孩野外不要玩火。
四、护林防火无节气,全年都是防火期。
五、护林防火“十不准” :
1.不准放野火烧山、赶兽、驱蜂;
2.不准在林区烧山取暖,烘烤食物和烧饭;
3.不准在林区吸烟和乱丢烟头;
4.不准在林区烧香,烧纸,放鞭炮;
5.不准在林区熏鼠洞、蛇洞、兽洞;
6.不准在山边烧地坎,田埂;
7.不准在山内玩火;
8.不准放野火垦荒,烧牧场,柴场;
9.不准在夜间用火把照明赶山路;
10.不准在山边林内烧木炭,烧灰积肥。
防溺水
(一)学生游泳安全应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和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戏。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7.不允许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 水塘、水库)游泳。
(二)溺水的原因
1.私自下水。未经大人允许私自到不明水域游泳,并且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2.意外落水。在水边活动时失足落入水中。
3.打捞物品。物品掉落到水中后,在对水圬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打捞。
4.盲目施救。他人落水后,在自己没有救助能力的情况下,盲目下水救人或采用手拉手救人。
倡导文明节俭的祭扫方式,扫墓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
建议用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祖,弘扬社会新风气。
最后,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祖的实际行动,共同打造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
倘甸镇新星幼儿园
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