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属于慎重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为了让孩子了解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底蕴,所以在清明时节我园开展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知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1、知习俗
各班老师通过故事讲解,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形式,帮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习俗。
扫墓
踏青
2、缅英烈
清明祭英烈,丰碑励童心。老师让幼儿通过观看红色故事视频,追寻红色记忆,去了解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烈士身已远去,精神却化作不朽的丰碑。让幼儿感恩美好生活,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活动二:探清明
1、踏青春游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舂半出城”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踏青是清明的民俗活动。我园组织孩子们一起去郊外走走,采撷春光,探索春天的秘密,寻找春天的烂漫~
镂空画里的春天
让孩子们带着各种花式纸板,透过镂空的部分去看天空、大树、花草等,定格春天的美好瞬间。
去春天里"溜溜"吧~
共赴与春天的约会
2、投壶、捶丸
"暇日宾月集,投壶雅戏同。"
投壶是清明节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清明时节,让幼儿体验投壶竞技之乐,不仅锻炼幼儿的专注力、控制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捶丸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
捶丸作为传统体育游戏,也深受孩子们喜欢,清明节组织一场捶丸游戏,锻炼了孩子的体能、增加了孩子的平衡感和协调感。在捶丸游戏中,孩子还能学会分享、谦让、等待的规则。
活动三、绘清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绘燕子
春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春天的到来,更是对美好、幸福、吉祥的美好祝愿。因此,在清明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看到春燕飞舞也成为了人们早春愿景中的一部分,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带来的清新和快乐。
2、绘彩蛋
清明节有绘彩蛋的习俗,吃彩蛋象征圆圆满满。鼓励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灵巧的双手在鸡蛋上绘画,提高动手创作能力,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民俗乐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
3、绘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明节前后有放风筝的民俗习惯,做风筝培养家长与孩子的亲和力,让孩子发挥想象力,进行构思,做自己心中美丽的风筝,这些风筝载着孩子们心中的梦想,飞向蓝天!
活动四:诵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词,是古代人们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富有中华文明特有的美感。带小朋友学一学清明节的古诗,通过下面这首古诗联唱《清明》,教孩子在唱跳中感知节气文化吧~
本次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孩子们的教育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生活。
清明融于情,民俗润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