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桃红柳绿。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为迎接清明节的到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认识,了解历史,传承民族文化,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于4月2日开展了“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的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一、文化里的清明
老师们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故事讲解等形式,带领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的了解。
二、我眼中的清明
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插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清明节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古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插柳避免疫病了。
3.缅怀先烈
清明节是我们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通过追念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树立继承先烈遗志,学会感恩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绘彩蛋
绘清明,画彩蛋。彩蛋的原始象征意义是为“春天—新生命的开始”,清明时节吃彩蛋象征圆圆满满。将熟蛋涂上鲜艳的颜色,号称“五彩蛋”,画彩蛋寓意着整年好运连连,身体康健。
5.画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春意绵绵的四月,我们在感受春天美景的同时,也将我们的所见所想定格在这一美好的瞬间!
6.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7.做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的外观呈现出青绿色,寓意着生命、希望和新的开始,青团的形状也与山的形状相似,象征着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敬畏和保护之意。
一年最忆是清明,通过本次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将不忘历史,砥砺前行,珍视当下,追寻先辈足迹,奋进向未来!
供稿:杨晓越
摄影:各班教师
初审:从真
终审:赵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