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省级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可视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推广陵水县民族中学第一次“走出去”活动

创建于2024-04-02
阅读 754

    根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成果应用课题立项评审结果的通报》(琼教科研(2022)19号)、海南省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组织要求,陵水县民族中学课题应用教师定于2024年3月26日开展第一次“走出去。

从左至右

前排:

翁圣皎(课题参与人)、陈丽虹(课题主持人)、翁良燕(万宁二中课题主持人)、刑孔伦(课题参与人)、王刚(课题参与人)、白先龙(成果推广团队专家)、朱容燕(课题参与人)、陈嘉天(课题参与人)

后排:

王博(琼海中学课题主持人)、李永怀周(课题参人)、唐津华(课题参与人)、符永云(课题参与人)

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通过走出去的交流与学习,增强教师在可视化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升其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探讨如何将现代科技与可视化教学相结合,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并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联系,促进可视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网络。

活动一   走进课堂  

现场旁听课题主持人白先龙老师

解三角形的课程,并做详细记录。
活动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陵水分校的楼溪亭会议室拉开帷幕,首先是课题主持人白先龙老师上一节示范课。白老师利用可视化工具或软件GeoGebra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解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白老师指出解三角形的个数问题通常涉及给定三角形的某些边或角的信息,然后确定能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包括几何方法、代数方法以及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如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筛选。

   王婷婷老师指出可视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象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象,并可以进行交互的理论、方法、技术。数学可视化教学就是指利用外部表征方式呈现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和建构数学。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舞台,也切实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听课,我们不仅要关注解三角形的技巧与方法的传授,更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作为教师,需不断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可视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通过图像、图表、视频等视觉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尤其适用于抽象、复杂或数据密集型的学科。通过互动性强的可视化工具,学生能够更积极参与学习,增强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内容的复杂性、技术手段和学生的需求,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活动记录
阅读 7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