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双减”背景下我校课堂教学改⾰的纵深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平的提⾼,4月2日下午,大营镇中心学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陕州区第五小学,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由第五小学副校长聂彩霞主持,中心校樊红平副校长全程参与。
教研流程:
一、 同课异构微型课展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展示优秀教师教学风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语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第五小学的张晓芳老师和大营小学的陈燕老师向全体语文教师展示同课异构课程——《猫》。在精彩的课堂展示之后,评课议课环节把活动引向深入。各位教师代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展示课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落实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设计、教师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点,教师们认真学习,互相借鉴,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标准》。
第五小学教务主任宁文娥带领教师们学习《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关键词语再次走进课堂,宁主任通过具体课例深入浅出地概述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们受益匪浅。接着分组研读课标对各个学段的相关要求,从而使教师们更加严把“标准”关,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三、导学案有效使用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怎样让课堂“高效”起来,就是充分利用好导学案。聂彩霞副校长从预习案、课堂驱动案以及达标案等方面,谈了最佳的高效的使用时间,并告诉教师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主题研讨活动
为了挖掘学生潜力,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们研讨“如何培养小讲师”。分年级组讨论后,代表们上台分享优秀做法,大家一致认为方法有效、合理,值得学习。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粒火花,教师要拥有整个花海。举行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富“水”添“花”的好办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共教研,共进步,共成长!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途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