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共展风采——金溪县城西新区学校(第七学校)小学部语文教研活动

sail through
创建于04-02
阅读 3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四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研讨的真情。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让多样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并得以提升。2024年4月2日下午,金溪县城西新区学校小学部语文组开展了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活动的主题围绕现代诗展开,参与的两位老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个人素质,呈现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整个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同课异构、教学研讨。

一、同课异构

第一堂课,杨薇老师先是复习现代诗的特点引入本节新课《在天晴了的时候》,然后采用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把诗歌读通顺、读流利、读得有节奏。接着杨薇老师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作好批注,和同桌交流,再全班合作探讨,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最后,以全班优美动听的朗读声结束课堂。

     第二节课伊始,李敏老师以学生自创的诗集导入,揭示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接着李敏老师指名三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诗歌,然后全班齐读诗歌。紧接着,李敏老师依次发布了两个学习活动——创作雨后美景推荐卡和选择诗句说感受。学生自主探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李敏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仿照诗歌的第一小节进行创作,分享平时看到的美景。

二、教学研讨

小学部的各位语文老师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建议。方紫荆老师认为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教学,杨薇老师以读促悟,李老师以两个学习活动来找美景说读后感受,层层递进,完成教学设想。倪园英老师指出第12课《天晴了的时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需注意前后关联,明确每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作用和地位。学生对现代诗的特点已有初步了解,课前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汇报,建立文体意识。肖杰瑞老师发现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杨薇老师偏向于文本的解读,李敏老师更像引路人,把学生轻松带进学习诗歌的大门。

      总之,本次同课异构不仅是对授课教师的历练,也给年轻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启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执着的七校人将永不停止语文教研的前进步伐。

                 图文|彭玉瑶

                 排版|陆连贵

                   初审|倪园英

                 复审|黎江辉

                 终审|倪之雅

阅读 3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