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在于开阔视野、培养思维能力、丰富知识、提升素养等方面。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增加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同时,阅读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24年4月2日,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组展开线下读书活动。
孔丽华老师通过这次阅读提出如何在数据分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
一、设计"好"的问题,产生收集数据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经历获取数据的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需要。要注重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意识,培养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例如,要开展"班级体育比赛",为了更好地组织这次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比赛项目呢?首先,引导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看看哪些项目选择的人比较多;其次,学生把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后作出选择,在此过程中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和积累生活中的数据,设计学生熟悉的情境,从"问题需要"出发,体会统计的教育价值,如学校路口的交通情况、班级学生掉乳牙的情况、学生的睡眠情况、图书馆要购买书籍的种类、某月的天气情况等,通过"好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产生收集数据的需要,并能根据从数据中获得的信息来作出判断和决策,使学生亲近数据,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自觉收集数据的习惯。
二、确定"合适"的标准,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一是让学生知道,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获得的数据信息会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意识。二是可以对分类结果进行数据赋值,数据赋值是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渡。三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假如,需要解决购买校服这类问题,就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收集全班同学身高数据的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对身高数据进行排序、分段、整理。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段呢?可以与厂家的服装尺码表进行比较,找到合适的标准完成数据分类。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据分类要和解决的问题背景有机结合,以确定合适的分类标准,这样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三、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表达,感悟数据分类的价值。在数据分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能从这些数据分类结果中获得什么信息",经历对简单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加深对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与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需要用合适的方式获取数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进行表达,才能基于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学中应强调获取数据的来源要广泛,表达数据分类结果的方式要适切,要学会利用数据作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初步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感悟数据分类的思想,掌握数据分类的方法,培育学生的数据意识,这是统计学习的基础。
崔永芬老师提到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是小学统计学习的核心内容。收集和整理数据是统计的第一步,合理收集数据,并将其恰当地进行整理,是得出统计结果重要的资料。根据问题的需要,确定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数据,才能保证给出有意义的统计结果。
数据收集是获得统计数据的过程,也是统计的基础,数据是统计的基本要素。按照获取数据的渠道,可以将数据分为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获得直接数据的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例如,为了解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在班级中开展"量身高"的活动,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为直接数据。获得间接数据的方法有访谈法、查阅资料法等,例如,同样是想获取学生的身高数据,可以通过查阅学生的体检记录获取间接数据。
无论是哪种收集方法,都要让学生知道: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得进行调查研究,培育学生收集数据的自觉;其次是要有收集"好数据"的意识,收集数据的方法应尽可能简单、易行,收集的数据要真实、客观,有利于解决问题,如在收集学生1分钟跳绳的个数时,如果只跳一次就记录结果,就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为更能体现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可在跳多次后计算其平均数,使收集的数据尽量减少与学生实际水平的误差,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打下基础。
郭广艳老师提到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进行的,不是教师个人行为。课程是经验。课程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产生的经验。课程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得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交往中建构生成的。
董敏老师提到基于真实生活,解决真实问题,是统计的有效学习路径之一。统计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数据意识,加深学生对统计意义的感悟,知道运用数据可以解释和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形成数据意识奠定基础。教师要重视引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完百分数之后开展跨学科学习,让学生感受百分数的比较、决策功能。通过数学、语文、体育等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模拟“制定班级跳绳标准”的全过程,感受作出决策的过程中数据分析的作用,体会百分数的统计意义。
赵加述老师通过本次阅读,我从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再次进行了强化认识,学生将在实际情况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数据的来源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收集的。为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教师要重视创设在生活中收集数据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抽象出事物的共性特征,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前置设计调查、实验、测量、访谈等跨学科实践活动。在学习折线统计图之前,在班级中开展“小种植”活动,学生可以选择用“水培”和“土培”的方式培养豆芽,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发现了一些问题:豆芽哪一天生长到最高的高度? 哪些天豆芽长得比较快? “土培豆芽”和“水培。”豆芽”谁长得更快些?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数学课上开展了研究。①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培养、测量、日记撰写、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豆芽的生长状态等,把数学、劳动、语文、信息技术等进行跨学科学习,也为课堂中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数据资料。在前置性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充分引导学生在调查、观察、活动中了解生活中的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进行数据的分类、收集、整理、分析,进而作出合理、正确的判断; 了解同一数据的多种分析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了解同一问题,每次收集的数据可能会出现差异,深化对随机性的感悟。基于真实生活,解决真实问题,是统计的有效学习路径之一。统计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数据意识,加深学生对统计意义的感悟,知道运用数据可以解释和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形成数据意识奠定基础。教师要重视引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开展跨学科学习,这是今后我们所学习的趋向。
马强老师提到《课标2022》在百分数的教学提示中明确指出:“百分数教学要引导学生知道百分数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如饮料中果汁的含量,税率、利息和折扣等,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如某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某城市雾霾天数所占比例等。建议利用现实问题中的随机数据引入百分数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了解利用百分数可以认识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作出判断、制订标准。”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从果汁的含糖量、衣服的含棉量等确定性事件引入教学,体会百分数是确定数据的倍数关系。根据《课标2022》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真实情境中的随机数据作为学习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感悟百分数统计意义的机会。
高雪梅老师提到通过本次阅读理解到小学数据分类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数据分类,学生可以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从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分析分类结果。这不仅加深和巩固了分类与整理根数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分类在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数据意识:学习分类和整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分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具体情境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学生经常需要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数据整理的第一步就是分类。通过对数据分类挖掘数据蕴含的信息,有利于作出预测和决策,有助于问题解决。
4.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过程,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据分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通过阅读与分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的第四部分,大家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便为以后的数学领域做出更好的价值,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编辑: 高雪梅
审核: 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