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4月4日前后是清明。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增强幼儿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把我们的经典文化、我们的传统习俗传承下去,本次活动带领幼儿来体验清明节的各种风俗,同时感受春天的气息。
活动主题一:亲子“亲亲清明果”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2、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清明果的外形以及清明节的习俗。
3、感受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清明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制作清明果的材料(幼儿园提供米粉75斤、白糖)、一次性桌布、蒸饭盒、粽叶若干、蒸笼、艾叶10斤提前作好、邀请书、家长签到表;通知家长要带的材料(不锈钢脸盆、模具)、相机。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9日星期五下午三点钟
活动地点:大二班教室
活动人员:全班幼儿与家长、教师
具体活动流程安排∶
1、接待家长,请家长签到
2、分组安排家长就座(位置事先摆好)
3、介绍活动意义及流程。
4、大家观看清明果的制作过程以及成品的图片的观看
5、分配人员,安排任务(家长自己确定谁揉搓米粉),分配面团、制作清明果。
6、小结及观看清明果作品。
7、穿插小游戏。
品尝清明果活动,并让幼儿通过看(看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尝(尝一尝吃到的味道什么样的)等这些实际过程,让他们更深入的知道清明节制作清明果的方法以及吃清明果的主要意义所在。
(七)拍照留念的时段:
1、制作过程当中的家庭照
2、享用清明果的照片
3、全班的合影
活动主题二:秋千乐《园内自主搭建游戏》
晨入园的时候,教师把准备好的"生活贴士--清明篇"展示在区域墙上,让幼儿了解清明时候应该注意的天气和身体变化。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秋千搭建
材料:幼儿园大型搭建区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四、创意综合画:DIY风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
2.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类型的风筝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启发提问:
①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②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
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
①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②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
制作驱蚊水
清明踏青扫墓祭祖,一不小心就会给蚊虫送我们几个“包包”,我们可以利用天然植物,做一瓶安全健康的“驱蚊水”!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锻炼动手能力,通过摸、看、闻的方式直接感知中草药的神奇,并在动手制作驱蚊水中了解驱蚊小知识。
材料准备:薄荷、艾草、金银花、酒精、玻璃密封瓶、喷雾瓶。
制作过程:
1. 将草药全部碾碎装瓶;
2. 入酒精盖上密封盖保存;
3. 放在阴凉处静置5—7天;
4. 装到喷雾瓶待拜祭祖先或踏青时使用。
亲子游戏“与春去踏青,东风放纸鸢”
让幼儿到户外游玩感受春的气息,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