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一落皆巧思,
一步一处皆探索。
一花一草皆教材,
一墙一景皆教育。
让环境为教育助力,
让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
浸润幼儿多彩的童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让幼儿能真正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让环境能与幼儿对话,发挥环境是“第三位教师”的作用,我园于4月2日开展了班级环境创设与区域创设的观摩,倾听各班级创设思路与方法。
环创•巧匠心
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是“看不见的老师”,发挥着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教师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与幼儿一起搜集材料,共同创设富有教育性、操作性、互动性的区域环境,以低结构、非结构的废旧材料、自然材料为主,丰富多样、数量充足满足幼儿游戏兴趣的同时,会随着主题游戏活动的开展、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不断地调整。
观摩•晒亮点
以高质量幼儿游戏研究的开展为重点,本次教研学习采取走现场,听讲解、聚点评的形式进行。由幼儿和老师共同介绍班级亮点,全面详细地介绍班级整体环境、区域创设、材料投放、游戏过程呈现的思路和方法,从整体布局再到细节的突出,老师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主题游戏和幼儿发展的融合之处,突出“隐性课程”的价值,感受环境教育的真实意义。
总结•促成长
现场观摩后,老师们根据各班环境创设的亮点及观摩的感悟进行交流和研讨,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总结环节,园长进行细致点评并提出专业的建议,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各班的调整方向。
林主任指出在环境区域的创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留白、设疑、激趣,将环境的规划——布置——施工的任务委托给儿童,教师充分放手,鼓励儿童自我记录环境的变化,幼儿进入环境后能积极参与环境的互动中表达对环境的体验,随着主题游戏的开展参与游戏空间的维护和环境的创设。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反应,适时的调整与改造,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支架,强化幼儿的自信心,催化幼儿的担当感。
赵主任还针对细节处理、幼儿参与、教育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并期望教师能以此为契机,继续用心探索,注重师幼共创,鼓励儿童用自己全身的感官与环境材料互动。在环境中,幼儿不但看得见自己存在的价值,拥有自己的主导权,而环境中所拥有的性质又不断的刺激幼儿,成为其创造的活力源泉,在此层层相扣,连续互动的过程中,幼儿茁壮成长。
环境无声,教育有声。我们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在幼儿的世界里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和幼儿共同体验、创造、成长。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让环境为教育助力。
编辑:刘连云
初审:林青
终审:赵之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