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澄澈和暖的节气,也是追思故人的节日,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美好景致,也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思伤情。我们尽享天地清明,也将故人长留心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清明节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扫墓祭祖都是清明节期间最重要的节日内容,此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习俗。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清明前后春暖花开、绿草莺飞,正是远足踏青的好时光,所以踏青也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又叫“纸鸢”,相传,古时候的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蓝天,祈愿除病消灾。借着清明,孩子们也绘制了属于自己的风筝。
扫墓祭祖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为了能够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缅怀故人、学会感恩,我们开展了清明时节艺术活动。
孩子们用手里的彩笔把清明时节的各种风俗习惯绘制成一幅幅美丽的画作,其中包含了孩子们对节日的认识和理解。
清风慢慢,阳光沓沓。
一季春草绿,一年清明时,
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中,
感受浓浓的民俗节日气氛,
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浸润下,
孩子们更加懂得热爱和敬畏生命,
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