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民族幼儿园  尊重理解幼儿,赋能教师成长——共情陪伴心理健康研讨活动

铁扇Ultraman
创建于2024-04-02
阅读 16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园自2023年开展共情陪伴心理健康活动到现在,有收获、有成长、也有困惑。2024年4月1日我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湖南省教育学会儿童核心素养专委会理事长李斌教授来园开展“尊重理解幼儿,赋能教师成长”——共情陪伴心理健康研讨活动。

观摩前李斌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流程和具体要求:

1.选择1-3三个孩子,把自己变成对方,感受对方的感受,与他人如何互动的?

2.选择老师与孩子互动的场景。

3.提炼自己困惑、感受的关键词,集体研讨,交流。不评价,只记录过程。

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让幼儿发现你在观察他。

沉浸式观察

专家现场带领教研

教师们围绕同伴冲突《你挤到我了》展开集体讨论,李斌教授带领我们梳理事件背景、换位思考、制定支持目标、提供支持策略,指导教师如何在一日活动中与孩子之间进行共情。

问题1:关于“你挤到我了”案例中的主角,老师们还有哪些事情想向橙橙老师了解?

问题2:为什么请你们要提出这些问题?

问题3:案例中的小男生和小女生会是什么感受?

问题4:对案例中的小男孩、小女孩有哪些发展目标​?

关于“分享欲很强的幼儿”,李斌教授指出,教师面对这些孩子,不能只看到他的行为,而要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孩子所有的行为、状态都是对环境的适应,都能反映他和人关系的一种模式。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幼教集团总园长邓益云全程参与活动,她用幽默的方式,与参训人员一问一答,表达自己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看法,并赞赏展示班级教师的大胆尝试、敢于承担,最后对老师们更深入的开展共情实践提出期望。

专家引领

困惑收集

1. 班级本学期才开展共情陪伴项目,怎么样让家长更好地参与进来?

2.小班幼儿年龄小,向家长收集问题、亲子打卡有难度。

3.班级有个孩子,经常惹别人生气,会很快认错,说得头头是道,又改不了。如,会抢别人东西,别人一告状,他就说“我还给别人了。”上厕所的时候,经过别人会弄一下。

4. 怎么更好质量完成不太擅长的事情,如临时接到拍视频的任务,内心一直在纠结做与不做?

5. 班级有2个男生因为玩具争抢,无法支持。

6. 遇到理念不一致、难搞的家长如何沟通?

7. 班级有个3岁多的男生,语言发展相对迟缓,如何给予支持?

8. 本学期开始开展共情陪伴项目,家长会如何更好和家长引领?

9. 小朋友自尊心强,什么都想当第一,怎么引导?

10. 能和班级孩子共情,不能和自己孩子共情,怎么办?

11. 班级有个孩子情商高,喜欢恶作剧,和孩子能共情,自己很难受怎么办?

学习感悟

要更好地共情自己的孩子,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更好爱自己,怎样走上自我疼惜之路。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一个人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的,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走向。

老师在面对经常犯错的幼儿需要看到他行为中积极的动机、需求。

鱼一直生活在水里,鱼知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水里?鱼只有跳出水面后,回头看才知道自己生活在水里。一个人知道了自己是谁,他就是另外一个人了!我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儿童本位教育,首先成为自己,然后成为社会人。

编辑:杨飘

初审:隆梦思

复审:吴芳紫

阅读 16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