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放假通知
各位家长朋友: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放假安排,结合我园实际,特将清明假期安排如下:放假时间。
放假时间:2024年4月4日—4月6日(放假三天)
返园时间:2024年4月7日(星期日)
注意事项:
1.注意天气变化,清明气候变化大。
2.避开景点游客高峰期,方便出行。
3.文明扫墓,绿色扫墓。
清明节习俗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扫墓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造林,爱护森林,也是现在人们很重要的事情。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美食
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艾粄(ba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假期安全提醒
1.预防流感等春季传染病
春夏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季节,近期我们要“重点关注”新冠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百日咳疫情;“需要关注”流感、布鲁氏菌病疫情。日常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衣被,注意室内通风。请家长们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注意体温变化;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如发现健康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2.注意交通安全
从您做起,为孩子做好榜样:假期期间车流量和人流量大,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交通工具,骑行电动车、摩托车按规定佩戴头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遵守公共秩序。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3.预防溺水
外出一定要有家长陪同,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准”,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靠近小河、池塘等区域,预防溺水,保护好孩子的人身安全。04注意饮食卫生
4.注意饮食卫生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时不吃路边摊等没有卫生保障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吃过多的大鱼大肉。
5.培养生活好习惯
假期请合理安排孩子的休息时间,坚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坚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拖地、自己洗衣服等。
6.文明祭扫 注意安全
清明节扫墓祭祖时,切勿让孩子携带明火、玩火等,做到文明拜祭、文明扫墓,确保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