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电校的前世今生之一(创办电校)

山峰
创建于04-02
阅读 10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湘潭电校老校门

湘潭电校全称为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原隶属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管辖。

一、湘潭电工装备基地的孕育

       湘潭与长沙和株洲比邻,明、清两代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巅峰,成为江南经济重镇、湖南经济中心,素有“小南京”(明代)、“金湘潭”(清代 )、“天下第一壮县”之称(据湘潭县志记载)。进入20世纪初,湘潭的经济社会发展依然繁荣,湘潭纺织、湘江煤矿、湘潭锰矿等产业发展迅速。尤其交通、电信业发展居全国领先水平。1913年春,湘潭修建第一条公路,即长沙至湘潭的公路,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公路。该50公里长的公路耗时9年,即经历“四兴三辍”始建成,于1921年10月1日正式通车。随着公路的建设发展,湘潭汽车运输业兴起(1922年8月起始),与明代号称“湖南第一大码头”的水运相得益彰。1938年,湘潭铁路运输通车并投入运营,随之,办理水陆联运的报关行和转运行业务兴起。伴随交通业的发展,湘潭的邮政和电信业也迅速发展。1929年,湘潭的邮政升为二等甲级,电信业发展较邮政业更快,次年后,几条连接省内外的重要电报通信干线相继建成,使湘潭与毗邻的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数省先后衔接而互通信息,大体上形成了电报网络,改变了湘潭消息闭塞的状况,为国民政府选定湘潭作为新兴工业基地,加速发展电力能源和电工装备工业奠定了基础。

      19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贯彻“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方针,制定三年计划时,确定湘潭下摄司为新兴工业基地。当年即在下摄司征地9000亩,兴办中央电工器材厂(现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厂等,并规划配套建设湘江电厂、铁路支线、水运码头和煤气厂等公共设施。再将下摄司重工业基地与株洲军事工业基地连成一体,成为湖南最大的工业中心。次年下摄司工业基地开始动工,至1938年8月因侵华日军逼近湖南,所有施工停顿,采购的大量设施、设备迁往外地。

     1945年8月13日,湘潭开始光复,流离在外的工商业者纷纷返湘复业,出现了一个相对短暂的平静环境。饱受日本侵略者摧残的湘潭人民渴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湘潭经济一度开始复苏。从湘潭先后搬迁到云南昆明、广西桂林等地的建厂设施和设备,于1946年陆续搬回湘潭下摄司原建厂旧址。同年,湘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复业,湘江电厂开始重建,次年,由联合国救济总署调拨两套1000千瓦发电设备运抵湘潭,年底安装完毕,1948年正式发电,以确保工业用电。后该电厂改名为下摄司电厂。1947年,中央电工器材厂湘潭分厂逐步恢复生产。同年2月,南京总办事处为把电工器材厂建成全国电机制造骨干厂,投入巨资进行扩建,并与美国西屋公司及摩根史密斯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生产汽轮机、电动机、发电机、开关设备等。1948年,中央电工器材厂改名为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湘潭电机厂。

     1949年8月9日,湘潭迎来了和平解放。新中国刚成立,中国共产党就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重任,把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工业经济体系,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纳入我国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湘潭人民政府按照《共同纲领》制定的经济政策,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湘潭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经在报纸上发文批驳那些认为中国不应该发展工业的老学究。恽代英有个亲戚叫恽震,是个喜欢文学的工科生,有着中国必须工业化的远大抱负和理想。在他后来加入国民党组建的资源委员会时期,资源委员会的宗旨就是发展重工业,而资源委员会的领导人认为发展重工业就得学苏联,用计划手段,靠国营企业。恽震负责组建了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昆明、重庆、上海、南京、湘潭等地有一批分厂。然而,由于日寇侵华战争的破坏,工业基础被严重削弱。没有一个稳定而安全的国家,恽震的“工业梦”是无法实现的。新中国成立时,恽震选择留在了大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用计划手段、靠国营企业发展重工业。他创办的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湘潭电机厂,1949年由中央政府接管。1950年3月,改名为中南工业部湘潭电机厂,由中央政府军政委员会管辖。同年5月,又改名为“中南电工厂”。1953年又改成“湘潭电机厂”,目前已成为“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为我国国防、电力、能源、矿山、交通、化工、轻工、水利、石化、冶金等建设事业服务,生产各类大型国防装备、电工成套装备、风力发电机等,其中生产的大型电动轮矿山用自卸车,出口到了中东地区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湘潭万楼晨熙一景

二、中央政府决定在湘潭创办电校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加速电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培养该领域的中级技术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央政府军政委员会指示“中南电工厂”创办一所培养电器制造人才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51年,“中南电工厂”奉命成立工作人员训练委员会,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校名为“中南电工厂工业技术学校”(简称电校),学校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中南电工厂”代管,并指派“中南电工厂”人事科长华光兼任校长,高俊为教导主任。学校于1951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当时国家共建立三所同类学校,包括上海电机制造学校和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

       学校创办之初,办学条件很差,借用“中南电工厂”艺徒训练班的基地作为校舍(校舍旧址位于现湘潭市下摄司的第一完全小学校园内,如图1.1所示。根据第一届学生郑致一回忆的草图绘制),既无教学场地,又无教学设施,教室是利用饭厅用木板隔开的5大间,与“中南电工厂”艺徒训练班合用;教学仪器、设备及实习场地也是借用艺徒训练班的。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部分教师由“中南电工厂”的技术人员兼任。 

              学校创办时的校园概貌

      1951年10月--11月,学校开始陆续招收学生,并在《新湖南报》(后改为《湖南日报》)上发布《中南工业部中南电工厂工业技术学校招考学员启事》(图1.2)。因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成份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学校决定先对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政治学习、整顿思想及补习文化,再开始正规的业务学习。1951年12月15日,学校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

 1951年学校在新湖南报上刊登的招生启事

      当时的学校管理,按教学行政划分,设立工程科、管理科两个科。教学采取速成训练方式,课程力求专业化。工程科学习期限为两年,管理科学习期限为16个月,并在学习后期,用半月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工厂参加生产实习工作,以求在生产实习中学习工作经验。办学之初,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行政领导体制,设立了一个工会小组。

     1952年2月,学校设立教导处和总务处,行政机构依据工作需要逐步完善。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因“中南电工厂”的领导人事变动,由新任厂长赵荫华兼任学校校长,副厂长林津兼任第一副校长,人事科长华光兼任第二副校长。同年5月,按中南工业部《转发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发布(中南区公立技术学校登记办法)的指示》的要求,学校在湖南省文教厅正式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使学校正式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事业编制单位。同年8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下发[(52)工人字第2964号]《关于确定各学校领导关系及干部统一管理的通知》,明确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人员调配、职务任免等都由工业部直接管理。并指示学校应正规化,以工程科为主,管理科暂时不设,训练期限最少为两年,训练为专业性质,但知识面不可太狭窄,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能更好地发展;同时明确学校为国家主办的两年制义务教育的专门性工业学校(图1.3为在校302班师生合影,第一届学生谢开华提供)。

        学校首届302班学生与老师合影

      1952年下旬,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原有的校舍不够用,学校又在湘潭县东坪镇租赁了三处民房作为分校(图1.4)。租赁的校舍非常简陋,教学设施和环境条件比较差,教室和宿舍是连在一体的木结构大棚,冬冷夏热。

           学校东平镇分校旧址一览

      1953年12月,学校遵照上级指示,设立电器、电瓷两个专业,实行三年制中专义务教育。参照旧制高级工人的开课情况拟订专业教学计划,购买教学设备,以充实教学之需。当时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东北工业部参照苏联的教材编写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以讲为主。

三、逐步完善机构设置建章立制

    1、机构设置

    办学之初,学校制订并颁布了《湘潭电器工业学校规章制度(草案)》,共8章。明确规定“本校采取校长负责制”,设校长1人、副校长1人。以1500名在校学生的办学规模,设置行政机构、人员编制和各部门工作职责。设立校长办公室主任1人,办公室包括共青团的干部及全校印刷人员共计11人;教导处主任1人,下设教务科、生产实习科、图书馆、各学科委员会(共计97人);政治辅导处下设组织科(因人员变动没有统计人数);总务处副主任1人,下设膳食科(40人);基建科(11人)直属校长办公室管理。

    学校共青团组织于1951年建立,初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南电工厂技术学校支部”。1952年改为“新民主义青年团湘潭电机工程学校团总支委员会”。

    1952年,学校建立中共临时党支部,有党员6人,由谭林东任支部书记(后担任学校常务副校长)。1953年4月,学校成立中共湘潭电机工程学校党支部委员会。

    1952年开始,学校建立“校务会议”制度。校务会议制度是在校长领导下,对学校事务性工作(包括大事、要事)进行讨论、商议的工作程序,有校长、副校长、专业科主任、有关职能部门、班主任、学生代表组成的议员参会。校务会议还包括定期讨论学期工作计划(图1.5为学校档案馆原稿摘拍),为会议议事作决议等。学校按专业设立专业科,科主任由学校任命,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由科主任管理各专业的教学工作。按照《中等专业学校学科委员会工作规程》规定,普通课、基础技术课和专业课分别成立学科委员会,学科委员会下设教研组。各学科委员会在学科主任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学术研究、教学管理、实施该学科的教学工作,并制定教学原则和教学管理制度,研讨教学方式方法等。

    从1953年开始,学校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工科教育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调整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在教务处下设基础课学科委员会,包括政治学科委员会(3人)、数学学科委员会(8人)、体育学科委员会(4人)、语文俄文学科委员会(11人)、物理化学学科委员会(7人);基础技术课学科委员会包括工程力学制图学科委员会(9人)、金属工学学科委员会(7人);专业课学科委员会包括电工电器学科委员会(10人)、电瓷学科委员会(刚成立人员不详)。同时,一些学科委员会还下设有教研组,包括电工教研组(包括理论电工学和电器学)、金属工艺学教研组(金属艺工学和金属切削)、制图力学教研组(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和机械零件)、理化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语文教研组(语文、俄文)、体育教研组等。

            学校1951年的工作总结

       截止1954年,学校创建了9个实验室和3个实习车间。实验室有电机实验室、电器实验室、电工材料实验室、金属工艺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电瓷测量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陶料实验室等。实习车间包括电器制造实习车间、机械实习车间和电瓷实习车间。

       2、教学管理与运行

    学校创办之初,教学的管理与运行严格遵照中央政府军政委员会的有关指示、方针和政策办事,自行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参照中央的相关文件精神来制定和执行的。

    学校建立“校务会议”制度后,开始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具体做法如下:

    1)贯彻执行“五教学”原则。即“直观性教学”原则、“调动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学”原则、“通俗性与可接受性教学”原则。

    2)严格执行“六环节”的课堂教学形式。即“课堂组织、复习测问、总结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使整个教学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制订和执行“第一机械工业部”要求的“六工作计划”。即“校务会议工作计划、总务工作计划、学科委员会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和学生课外活动工作计划”。

    4)执行和填报教育部颁布的“二十四”种表格。即“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教室日志表、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时数差别对照表、教师学期授课计划表、课时授课计划表、听课意见表、考试与答疑时间表、考签、考试成绩报告表、课堂测问统计表、课堂测问成绩报告表、课堂测问成绩月报表、学生缺课时数日报表、学生缺席时数月报表、班长报告表、学生登记表、学生卡片表、学生名册表、教学工作时数月度统计表、教学工作时数年度统计表、学生实习报告表、学生实习作业统计卡片、教学实习总结统计卡片”等。

    5)经过试点,制订各课程评分标准,实行五级制评分,推行口试的考核方式。

    此外,该《中等专业学校学科委员会工作规程》还要求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新的教学计划和编译教材等。

    1953年5月,学校电器工业专业制定的教学设计草案如表1所示(学校档案馆原稿摘抄),并要求严格参照执行。

      同时,学校要求认真抓好基层的教学组织,即教研组工作。强调教研组的工作抓好了,教学设计方案的执行就有了保障,教学质量才会得以提高。由此,对抓好教研组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1)加强科主任对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和指导;2)明确教研组组长的工作任务,加强其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3)要求教研组长认真抓计划、抓落实;4)各教研组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每周二下午政治、业务学习雷打不动;5)各教研组要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贯彻教学目的。各个教研组每个学期都要有本组的教研教改重点和要求,如数学教研组本学期的重点是根据苏联教学大纲逐步实施综合教学,即实行综合课和复习课教学;理化教研组主要是根据苏联教材研究如何结合专业需要安排教学内容,重点是实施5分制改革,并推行公开课教学等。

      1953年,学校共设四个专业:即电机制造、电气器械制造、工业企业电气设计和绝缘技术专业。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为:具有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技术,身体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培养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能担任本专业的五级技术员,各专业修业年限均为三年,课程分普通基础课、基础技术课及专业技术课三大类(如下作了详细描述);工厂实习分为教学实习及生产实习两种,一年级在整个培养教学过程中,根据中央教育部的规定与苏联先进经验,课程教学内容是以普通课程为主,只设置少量基础技术课;二年级基本完成普通课、基础技术课和生产实习;三年级主要开设专业技术课和完成毕业设计等。教学实习在校办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在校外的企业进行。

      1)设置普通课,是使学生提高到相当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一方面使其认识、思维渠道发散和扩大,便于学习专业技术与理论;另一方面使其将来能升入高等学校深造。如上所述,一年级以普通课为主,故其任务亦以提高扩大文化,科学知识为主。如开设的数、理、化各课程来说,基本上要完成一般高中的学习任务,以便进而学习基础技术课及专业技术课。至于俄文,政治,语文,体育等科,属于经常性学习,在一年级也要打下必要的基础,便于以后继续提高。在电瓷绝缘体技术专业中,化学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故要求比其他三个专业高,其比重也很大。

      2)设置基础技术课,是为继续扩大必要的科学知识,打好学习技术及专业理论的基础。如在电机制造,电气器械制造及工业企业电器设备三个专业中,一年级设置的基础技术课有《制图》、《金属工学》及《应用力学》三门课程就是如此;在绝缘技术专业中,设有的《制图》及《应用力学》两门课程也是同样目的。学生学习《制图》课程,必须在一年半中具备看图、绘图及测绘草图的能力,以便当作学习专业理论及技术的有力工具。学习《金属工学》课程,目的在于打下实习及学习装配技术基础,《应用力学》课程是机械课程的起点,必须打好基础。总之,一年级这几门基础技术课,对以后学习专业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圆满的完成这个任务,方能为以后的学习铺下顺畅的道路。

      3)设置教学实习,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所学专业生产工作必要的实际技能,并巩固其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二年级的生产实习打下基础。因为生产实习是在校外工厂进行的,要直接参加生产,为了能直接动手操作,就要在教学实习中学会使用该专业一般生产工具和加工设备等,初步懂得各种操作方法。所以教学实习也是一年级应完成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4)设置的专业技术课和毕业设计,是使学生毕业后能与工作岗位相衔接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够尽快熟悉业务,上手快,适应能力强。

      1954年初,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一机部颁布的“电机制造和电瓷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体魄健康的电机制造和电瓷制造技术人员;具有三级技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能担任五级技术员工作的培养目标。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工业工程、工艺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课时,电机专业占总学时的40%,电瓷专业占48%。

      同年,学校召开第三次教学行政会议。会议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加强领导,积极贯彻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强调“认真执行新教学计划,贯彻教学过程中改革工作,同时调整教学组织机构建立责任制,充实设备,加强对教学、生产、实习领导”。

      1954年暑假,机械工业部召开了中专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从1954年下学期开始,学校全面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从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学习苏联的经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发声: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改革中照搬苏联的东西太多,脱离中国的实际;把苏联四年制东西灌输给中国三年制的学生,使学生负担过重,不易消化。另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经验只强调书本才是知识,实践的经验不算知识,教育就是读书,读书愈多的人就愈有知识,有书本知识的人就高人一等,至于生产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者都认为是下贱的。同时,引发争论较多的还表现在“什么是全面发展”这个问题上。苏联经验把“全面发展”片面地理解为使学生具有广博的书本知识,既不主张学生学习政治,又不主张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这实际上是把“全面发展”庸俗化,使它等同于所谓培养“专才”的教育方针。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也出现了是培养“专门技术员”,还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有思想觉悟的脑力劳动者等的大辩论。

      1954年8月,学校校务会议决定,认真地组织和开展“劳卫制预备级”(即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预备级暂行条例的通告)的工作,以贯彻“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劳动好)精神,增强学生体质。

      3、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外活动

      学校创办之初,因借用“中南电工厂”艺训班的场地和东坪镇的民房作为校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课外的活动场所也很受限。但充满立志建设新中国和未来报效祖国激情的学生,不畏环境艰辛,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一丝不苟,除了在课堂认真听课、记笔记外,还坚持早锻炼和晚自习,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晚自习因经常停电,学生常常在煤油灯和蜡烛光亮下学习。当时,因学生的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有些学生跟不上讲课进度且课堂上听不懂,学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规定任课教师课后须安排适当的时间答疑。有些老师在答疑过程中不厌其烦地将课堂教学内容重复给学生讲解,直到弄懂为止。那时的学生非常好学,不懂就问,经常请教老师。同学间互帮互学,互借互抄课堂笔记等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学校没有上下课铃声,上下课的时间是靠打更的方式来告知师生的,打更的人边走边敲打着铁板,边喊上课了或下课了。直到1954年有个名叫陈富华(后来毕业留校)的电器专业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的电铃被学校采用,才结束了学校靠打更的来预告上下课时间的方式。

      据当年第一届学生程应森回忆:虽然当时学校办学条件欠佳,但食堂伙食免费供应且比较好,每个星期有肉有鱼吃,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临近时,食堂伙食更好,因校长会经常亲临食堂检查伙食情况,督促要给学生吃好,有旺盛的精力投入考试。由于此事后来逐渐发酵,引起了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并发文(有文件为据),要求“湘潭电校”的伙食标准适当调低,以便与地方同类学校伙食标准相适应。

       建国初期,学校根据国家建设急需技术人才的相关政策,开始两年对在校学生的生活(衣食住行)实行全免费供给制,即完全照搬当时军队的供给体制。到了1953年,学校调整了对学生的供给制方式,即除了就餐免费外,其他生活经费以助学金的形式补贴给困难的学生。那时,有些同学因家里穷,连衣服、鞋都缺乏,同学间也是相互接济,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和关照,团结友爱。

      学生的课外活动,由于场地受限,只能唱唱歌、读读报纸,在校外跑跑步、搞搞劳动卫生等,有时学校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和郊游。

      1954年,学校新校区建好搬家后,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从此步入了正轨。

      据第一届学生钟振蛟回忆录所述:1952年春,她和几个同班同学,告别父老,从广西的山乡取道广州到武汉,又从武汉转车来到湘潭下摄司,踏进了中南工业部第八工业学校的校门,即暂时租借的那篱笆围着的两排整齐的平房,中南电工厂艺训班的校舍。报到后,学生们都穿上了学校统一配发的蓝色制服和蓝色胶鞋,佩戴上白底红字的学校校徽,在简易的教室里上课,冬天冷得直跺脚。与湖南同学学说湘潭话,与苏联老师学习俄语,记得为了发好一个舌音“p”,还真费了一番功夫。每天晚自习前,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学,就会用清晰流畅的声音给大家朗读当天报纸的重要新闻,如哪一篇篇抗美援朝的通讯,巍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着每位青年学生的心。那时候,功课很繁重,学习也很紧张,为了解答那一道道难题,有时星期天也得坐在教室里埋头苦钻。很难忘怀的是同学们拿着军用绿色搪瓷碗到食堂就餐,每周一次的粉蒸肉一直是学校记忆中的一种味美的菜肴,那香干辣椒炒猪肉,辣得张大了嘴直淌眼泪。

       搬到新校区以后,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文娱体育活动也十分活跃。如课外的体育活动,单杠、双杠和垫上运动,第一次让学生体验,印象非常深刻;为了达到学校规定体能标准,学生们积极参加课外跑步锻炼,有些体弱个瘦的,经过锻炼,在参加学校田径运动跑步比赛中不仅坚持下来了,有的还获了奖;有个名叫谢开华的学生(现在香港)在单杠上的大回转动作,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赞叹。

      当时,学校成立了师生文工团,课外文艺活动十分活跃。排练的剧目《年轻的一代》在学校上演了多次,场场爆满,受到师生员工热情称道;音乐老师刘芳九教同学们唱歌,为了欢迎新同学,指挥高年级学生排练合唱的《英雄的库里森科》在学校大礼堂的汽油灯下演出;当过学生会秘书和文体部长的钟振蛟,每到周末,就组织同学们在大礼堂里跳集体舞和交谊舞,还在学校礼堂主持文艺晚会,其中徐树龙和王淑薇合演的花鼓戏《刘海砍樵夫》,还有黎若芬和彭锡圭合演花鼓戏《姑嫂忙》都是当时获得好评的节目,无论是在“中南电工厂”公演,还是在沈阳实习时的联欢演出,都博得了热烈的掌声;还有,电器五班学生在全校歌咏比赛中,由于杨培心的指挥得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韶山,瞻仰伟大领袖毛主席故居(图1.6),攀登韶峰;参观新建成的湘江铁路大桥和湘潭棉纺织厂等;暑期,许多学生结伴从湘潭乘船到长沙,攀登满山枫树的岳麓山,眺望湘水悠悠的橘子洲。每次活动归来,许多学生都写了参观记。如钟振蛟写的有些参观随记在国家当时的《中学生》和《新儿童》公开出版的杂志上发表。

1954年学校部分老师和学生瞻仰毛泽东旧居的合影

四、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及师资情况

      1、办学规模及专业设置

     学校刚成立时,办学规模较小,首次招生161人,实际到校报到注册138人(部分学生录取名册一览如图1.7所示)。专业设置也比较单一,只设置了电器专业,并把国家急需的该专业技术及技术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由于开学的准备工作时间仓促,学校的教学计划只能根据旧制高级工人培训经验,临时安排课程,加以应对。

      1952年2月,学校招收调干学生12名,招收448厂(中南电工厂)家属子弟42名,保送生11名。与此同时,中南工业部决定,将长沙第四工业学校的92名学生转入本校。因当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开展“三反运动”,直至9月才正式开课。同时,学校增设了电机制造专业,在校学生达289人。同年6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52)工人字第1993号]《关于暑假招生等各项问题的批复》,决定“本部各校1952年一律不招新生,从现有学生中互相补充。电校所缺120名学生,由长沙的第四工业学校现有初中毕业生中调补”。

      1952年8月,长沙第四工业学校有92名学生转来学校就读,学校陆续招收学生总计达400余人。设电器和电瓷(当时国内唯一设立的专业)两个专业,电器专业划分6个班,电瓷专业划分2个班。

1953年3月,学校根据1952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草案)》,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之后,一机部下发《关于1953年暑假招生工作应注意的事项》批文,坚持招生工作宁缺勿滥的原则,对招生条件实行严格把关,即要求入学学生的文化程度必须在初中毕业以上。学校招生工作开始由不规范走向正轨。当年计划招生400人,即湖南150人、广西50人、江西50人、广东50人、广州市50人、河南50人,实际招收434人。设置了电器、电瓷两个专业,在校学生723人。

      2、建校初期的师资

      1951年,建校之初,学校师资严重缺乏。教师主要由“中南电工厂”艺训班和车间抽调技术人员担任。当时,有教师13名(其中包括5名管理干部兼职教学),主要从事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为解决师资紧缺难题,学校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并提交了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和用人计划。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着手通过技术归队和上级分配大学生来校任教的途径,妥善安排这批教师争取早日上岗;另一方面为解决燃眉之急,就地将“中南电工厂”艺训班的优秀毕业生调来学校进修提高,以充实师资力量(主要用于指导实验和实习等)。

    1952年,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开始向全国各地招聘教师。由于招聘条件严格把关,当时,招收的大多来自国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生和有志之士,包括苏联公民车尔舍娃、芭芙斯托丽娅、阿列克山大罗夫娜来学校任俄文教师(这3名教师到1954年7月离开学校),使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截止1954年5月,全校教职工达到175人(教师由1952年年底的37人增至75人,不包括管理干部)。其中,一些教师在当年就享有声誉,有的后来成为国家教育界和科学界的知名学者。例如:

      汪璠:1954年4月,调入学校任教,具有教授头衔。1930年毕业于日本工业大学窑业科;1938年创办江西唯一的省营瓷厂—萍乡瓷厂,任厂长;1947年创办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任校长兼教授;来校任教后,完善了当时全国唯一的电瓷制造专业,主讲陶瓷材料、电瓷制造工艺等课程,并担任学校电瓷学科委员会主席。1956年5月,奉一机部令由学校奉命调入河南,创办郑州机器制造学校(现河南工业大学),任教务副校长。1958年创办郑州瓷厂,直至1988年离休。1990年12月谢世。汪璠是中国现代陶瓷工业先驱、陶瓷高等教育开拓者。2015年6月,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汪璠校长铜像落成仪式。2018年8月,景德镇陶瓷大学编纂《陶瓷人生—中国陶瓷高等教育开拓者汪璠纪念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赵子鹍:新中国建立前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53年来校任教。先后担任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校从教工作30多年直至退休,除完成教学工作外,先后兼任机械工业部中专机械专业教材编委会委员、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湘潭市人大代表、民革湘潭市委委员、学校支部主委以及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等职务。

      黄家麟: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电机工程专业,同年来校任教。一直在学校电器教研室主持工作和从事教学直到退休,先后担任电器原理、高压电器、工厂供电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设计并完成多项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开发。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主编了《电器原理》《高压电器》等教材,并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不幸的是1977年因车祸受伤,耨下终身残疾,但黄家麟老师并没有因此泄气和退缩,而是以坚定顽强的性格和毅力战胜自身缺陷,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岗位上。

      杜海清:1952年来校任教。一直从事化工、电瓷专业的教学,1962年被评聘为副教授,并担任化工系副主任。1963年,因学校大学部并入湖南大学,杜教授也随之调入湖南大学。1979年晋升为教授,并湖南大学化工系主任。杜海清是我国知名的电瓷专家,先后编著出版了《陶瓷釉彩》《小水泥生产》《陶瓷原料与配方》等著作,发表《重油倒焰窑设计中若干问题》等高水平论文20余篇。曾多次受到《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采访与报道。

      冼剑铭:195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物理专业,同年来校任教。先后担任过物理、力学、电子技术、电工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电子技术基础》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于1976年与他的科研团队研制成功了“数字式光电分析比色仪”。在校从教工作30多年直至退休。是湘潭市岳塘区两届人大代表;湘潭市科协电子学会理事。

      周伯孚:1947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机系,1953年来校任教。先后担任过数学、电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组织创建了学校电工教研室和实验室。先后发表了《用示波器观测磁滞现象》《电路中的正方向》等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在校从教工作30多年直至退休。是湘潭市科委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市科委英文翻译成员。

阅读 10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