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个泡啰嗦几句中医吧,经过新冠疫情,让人们一下感觉到了中医的伟大,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现在几乎遍地开花,到处都是中医诊所和医院,这是好事儿吗?未必,看似扶持,实则搞不好亡的更快,中医不比别的行业,不是靠扶持,关键还是看中医大夫的真实水平,不是悲观,这种情况下中医想振兴,难于登天,平心而论,有几个把中医搞清楚的,大多还不是机械的组合一下。
关于中医,首先是理论教育,几乎是一群西医人按西医的方法来制定的,比如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七种类型,然后每一类型对应一个药方去加减,然后哪,没有了然后,学的人也不思考,就是那么机械的运用,都说中医治本,可是这样的中医更是治标,根本没有涉及的病因,这就是现在的中医,不讲其然,更不用说其所以然了,这样说可能有人会反驳,那就用两味中药说明吧,比如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但没有说清楚这三个作用是怎么来的、是哪些脏腑怎么协同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再如茯苓的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和宁心,那茯苓的作用点在哪里,这些功效之间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清楚这些,临床如何加减进退?等等诸多此类问题急需解决。
其次是人的问题,要有兴趣、喜欢热爱中医,有天份,耐得住寂寞,还要有一定要经济基础,可是这些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有经济基础、家庭条件好的,耐不住寂寞,有吃有喝有欢乐,谁去学习中医?云里雾里一片迷茫;喜欢、热爱中医的,没有经济支撑,不能喝西北风来学习吧;并且现在中医很多都是从大学开始,本来努力了几年,耗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毕业后就要面临就业和家庭,忙着赚钱,更没有心情去学习了,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用这种残缺的理论配合能说会道的巧嘴,先揽住病人,反正都知道中医疗效慢,就那就慢慢调理,总有改善的(如红楼梦里面有个专门治疗“嫉妒”的药方“冰糖和梨泡水”一样,效果很好,就是有点慢,需要坚持长时间服用。),有效果了,就是看的好,再等到上了年龄,就成了名医,至于名医不名医,自己心里最清楚。宁做明医,不做徒有虚名、不欺自我内心的名医!上面都做好了,还有就是中药的质量问题,这就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了。
其实现在也有不少中医大夫看的了问题所在,比如教育问题,是西化了的;剂量问题,是减量版的;煎法服法,也没有具体说明,就是按传统方法简化版的。还是那句话,不懂《黄帝内经》,不会明白中医的理论和病理,不懂《伤寒杂病论》是不明药物的真正作用,这个真正作用不是书本上的,是更深层的作用始发点。所以,要振兴中医,先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医,做合格的中医那就要问自己:努力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感悟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