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课文往往通过细节化的言行、神态、心 理活动描写、侧面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有的 甚至写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教师可以在细读 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深入研读,探 究字里行间的意蕴,巧妙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无声 地渗透人文精神,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一)阅读是实现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红色经典课 文中的语言精练,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反复咀嚼,读中感悟,品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事迹。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教学中吴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细节描写的品读,让学生走进李大钊的内心世界,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的高尚情操。
(二)对比
红色经典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我们可 以链接学生已有的经验,链接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现 实生活与文本进行对比,将文本内容之间进行对比, 以促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沟通。在执教时,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生活中 的警察是干什么的?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那文本中的警察呢,他尽到了一个警察的职责了吗?此时,在你的眼中,这警察是什么?一番对比, 一个充当帝国主义走狗的警察形象就浮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再将那魔鬼般的行为进行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加深了学生对李大钊这一人物形象认识,既树立了好父亲的形象,又突出体现了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无畏崇高精神。
(三)想象
不少红色经典课文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各种“空白 点”。这些空白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 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品味语言的基础 上,顺着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发展的方向,对情节展开 想象补白,以此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发现和构建,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心灵受到更多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