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一风景,一季初春暖。在这暖意渐浓的日子里,为了拓展视野,引进新观念和新思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能力,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二十一世纪育师教育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教育梦“新课标、新课堂、新样态”数学名师课堂观摩活动。
本次研讨会座无虚席,盛况空前。邀请了全国各地的6位专家名师精心上课,作讲座以及学术交流等等。一堂堂别具风格的教学展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与讲座,带给我们一场文化盛宴,让我们见识到了名师专家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力,轻松的教学氛围,松弛有度的课堂把控力,以及多种教学形式的丰富课堂。
徐长青:简约教学
“课初始,趣亦生”。徐长青老师的课堂以一场轻松幽默“魔术表演”开始,印象最深的是在课堂中的”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徐老师让学生运用该策略解决先前情境中的问题,学生体会到该策略方法的优势,这比简单地找到一些具体问题的答案要更有意义,因为数学思考是数学活动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授课结束后,徐长青老师做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简约教学结构性优化》的报告。徐老师说:活动本身就是学习,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方法,要创造传递知识的方法,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徐老师认为,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思维素养,我们要用一节课激活孩子的思维。
穆传慧:审辩式学习
穆传慧老师带来了一节审辩式学习展示课《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一开课,穆老师就创设“加州人号”轮船救援“泰坦尼克号”的有趣情景,吸引同学注意力,整堂课程知识点由浅入深、问题环环相扣。同学们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辩论,锻炼有层次、可视化、深度化的思维模式。
课堂结束后,穆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审辩式学习:文化根柢与内在机理》。穆老师阐述对《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理解,从审辩式学习的起源谈起。再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个真实教育教学案例和课例,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审辩式学习的理论框架:一个中心、两个理念、三类素养、四种思维、五学课堂、六维评价。
顾亚龙老师带来一节《小数的再认识》。顾老师从“数,是数出来的”一句话引入,通过板条块复习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的数位与计数单位,明确数是计数单位的累加,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而后通过不断的“细分”,使学生明白小数是分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体现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内容的结构化和方法的一致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关注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
李军:教有“根”的数学
李军老师的讲座《养其根,俟其实》以故宫围墙和苏州拙政园导入引发老师们思考,在教学生之前我们要弄清楚教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怎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必须相辅相成不能陷入重“形式”轻“本质”的误区,根据当前小学数学存在的问题李军老师提出“教有‘根’的数学”的教学主张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学科、教学、教育学三个层面搭建“寻根-扎根-生根”的实践路径让数学学习在真实情境中发生。
刘德武:知识搭台,思维唱戏
“知识搭台,思维唱戏”。七十八岁高龄的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示范的《认识100以内的数》练习课,刘老师以知识为载体,通过七个小情境教学,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数形相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数感的培养,开放性思维渗透,简单推理和方法等,并运用良好的数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最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和三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面积》一课,孩子们在找一找、猜一猜、比一比、想一想等学习活动中,知道了物体的“面”在哪里,感知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有平面有曲面,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比较面的大小的方法。整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善于思考,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新样态。
课后,牛老师还结合新课标,基于“目标—标准”分享了《“评—学—教”一体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倡导以终为始,评价先行。要求老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教学的路上,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愿我们在前进的路途中收获教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