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

嵩县人民医院 儿康 郑晴月
创建于2024-04-01
阅读 24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4月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孤独症日,宣传主是“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呼吁社会重视孤独症服务体系与关爱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科学的社会倡导活动,使社会大众正确理解孤独症,使孤独症人士的社会生活障碍更少,为孤独症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嵩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为关爱“星星的孩子”开展一系列优惠活动,可免费评估,免费体验治疗一次。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语沟通技能受损,同时伴有一定的行为障碍和智能障碍。

孤独症有哪些特征?

(一)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

1.社会交往障碍

在社会交往方面,孤独症儿童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的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同时存在亲子依恋关系缺陷、共同注意缺陷,孤独症儿童通常不会建立友谊、不能正常游戏、难以遵守社会规则。

2.交流障碍

在言语或非言语交流方面,孤独症儿童存在障碍。通常表现为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障碍,言语形式或内容异常。多数孤独症儿童不会用点头、摇头、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表达想法,也无法理解他人肢体语言的含义。

(二)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孤独症儿童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如兴趣范围狭窄和不寻常的依恋行为,行为方式刻板重复,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等。

(三)智能障碍: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并不一致。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四)感觉异常:比如对某些声音、图像有特别的偏好或恐惧;痛觉迟钝等。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中的两种,家长就应当引起重视。

     2022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其中明确列举了孤独症的预警表现,具体如下表:上表中相应筛查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象筛查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询问家长,了解儿童是否出现语言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障碍或倒退。例如,无法用语言表达、无目光对视、重复刻板行为,或以前可以用语言表达、以前有目光对视,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现在无目光对视等。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果孩子符合这些早期征兆的话,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做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孤独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疑诊或确诊为孤独症,该怎么办?

    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和器械,亦无法自愈,截至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心理行为干预、康复训练和教育。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此类疾病的预后,他们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上学、工作,拥有独立、健康、丰富的人生。

    在此提醒大家,孤独症和发育迟缓儿童的黄金干预期为2-6岁,年龄越小,大脑可塑性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孤独症几大误区

    孤独症不是绝症,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此类疾病的预后,他们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上学、工作,拥有独立、健康、丰富的人生。

联系电话:

王主任:13513797266

任医生:13213604887

徐医生:13700812168


阅读 24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