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联工作】“把脉问诊”开良方 “精准施策”提质效 ——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定点包联工作纪实

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
创建于04-01
阅读 32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精神,根据《科右前旗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片区联盟定点包联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包校研训员本着扎根服务一线,研教互融互促的工作思路,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全旗5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第一阶段的“蹲点式”入校调研。

       本次定点包联入校从3月18日至3月29日,历时10天,累计入校118次,入班听课312节,点评交流51场,参与校本研修43场,指导课题研究78份,专题讲座10场。从学生入校早读到晚自习,从课堂教学到课下探讨,从与教师座谈到与领导交流,从参与研讨到点对点指导,研训员融入学校,走进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细节。

聚焦课堂,观常态实效

      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主阵地。一堂好课,是以“学生”为本的实践场和大舞台。只有走进课堂,才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备与教,倾听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感受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

      教育局副局长王天龙、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张荷花及各片区负责人、包校研训员第一时间走进校园,深入课堂,了解教与学的现状,关注新课标理念的渗透,观师生活动,观自主探究,更观课堂实效。

       欲教之优者,必增其有疑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提问,小组的探讨交流,智慧的碰撞,让课堂充满灵动。走进课堂,让教研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以课堂为突破口,发现问题,聚焦难题,使教与研有机融合,真正的落地有声,落地有质。  

       任何新事物的掌握都要经过“理论-实践-总结-实践-经验”,课堂教学亦是如此。研训员在听课过程中,透过学科本质,多角度研判,定位问题点、改进点和发展点,为后续的跟进指导,画出实像,绘出路径。

交流研讨,探症结所在

       专业与敬业是教者的经纬线。在交流研讨环节,与教师座谈时,研训员从课堂切入,深入了解基础年级及毕业年级授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研训员直指问题所在,问题点有理念陈旧,有方法单一,更有备课不充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从教师提出的困惑中,能够发现部分学校自主教研的缺失。王天龙副局长在交流中指出,常态课堂要把握三点:一是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二是注意把握学科育人的价值点;三是智慧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研训员与老师们一起分析核心素养下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变,如何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研讨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各学校持续精研教学的动力,感受到了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努力。在点对点的指导中,研训员或站在教师身边,或并肩而坐,亦师亦友,带给学校教师的是用尽心智,倾力给予。

参与活动,见精微之处

       校本研修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以校为本,以师为本才使教研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此次定点包联我们重点关注了学校校本研修的开展情况,包括形式、内容、效果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研训员做主题讲座,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给出方法和策略,实现了“源头发现-及时解决-完善优化”的点线面结合。

查阅资料,看整体规划

       定点包联入校过程中,研训员查阅了学校的教学相关档案资料,包括工作计划、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等,并根据三表安排,与学校业务领导一起巡视了教育教学秩序。其中重点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帮助学校分析现状,利用现有资源,做基于学校实际的优质教育。

总结反馈,思改进优化

       定点包联重在过程性融入,研训员基于入校的发现,与学校教学管理团队座谈,总结反馈常规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在沟通交流中,从学校的实际困境出发,聚焦关键节点,有针对性的指出问题所在,希望学校从教学管理层面、教师队伍层面、学生成长层面多角度进行反思改进,优化育人环境,提升育人质量。

        本次定点包联第一阶段入校调研,以“促进核心素养落地,落实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为中心,以找准痛点、难点问题,助推包联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为主要目的,有效解决包联学校在落实新课标方面的诸多问题,有力推动了新课程新课标理念在一线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研究与落实,为促进区域教育扩优提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撰稿:崔艳涞 周艳梅

图片:丁敏 红霞

编辑:王玉林

初审:邹素春

复审:李光凯

终审:张荷花

阅读 32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