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力量《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集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读书分享会       第    期

东镇集镇中心幼儿园
创建于04-01
阅读 3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推荐理由

  幼儿的行为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新入行的教师,往往因理论知识不足和实践经验缺乏等原因,在对幼儿行为进行解读时,感到困惑重重;而经验型教师,往往由于长期处于幼儿园情境中,对幼儿行为观察的敏感度下降,常常忽视一些幼儿通过问题行为折射出的心理需求,造成了幼儿的问题行为愈演愈烈,教师束手无策。而这本书按照幼儿行为的发生场域和产生原理对幼儿的常见行为进行了分类,从幼儿的生活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品格行为、情绪行为和异常行为六个方面,列举了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案例,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且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幼儿园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设计了趣味性十足、可操作性强的一系列游戏。


                推荐人

朗诵教师:刘佳佳

《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节选

00:00
08:23

第四章    幼儿学习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

   遥遥是个3岁的小女孩儿,玩玩具时不能专注插摆,而是扔来扔去;集中教育活动时,不听老师讲课,在座位上坐一小会儿就开始左顾右盼。

   欢欢是个4岁零3个月的小男孩儿,从来在幼儿园就坐不住椅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总是随心所欲,满场飞,惹得全班小朋友常常对他行“注目礼”。

  上述这些幼儿智力正常,但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却无法正常完成。某些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又指向他们的学习能力不足。

   那么什么是学习?幼儿期间对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有什么作用呢?本章将结合幼儿的学习心理来探讨幼儿的学习行为塑造和矫正。


             第一节幼儿的学习行为

   学习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上对它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不是外在行为的变化,而是认知结构的变化,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的时间,且不是单纯由于生长成熟而引起的。

    综合各学派的论点,笔者比较赞同的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因为这个定义用在幼儿身上更为贴切。对于幼儿来说,学习重点不应该是书本知识,而是以知识做载体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视觉、听觉、注意力、记忆力等)、学业表现(阅读、书写、数学等)、语言能力、适应行为、社会情绪与行为等。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为幼儿上小学做准备,还要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章将从认知和语言两个方面出发,对幼儿学习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讨论。为使教师能准确地为幼儿的学习行为做诊断,更新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使教师教育行为更具专业化,现对幼儿进行重新认识。

一、了解幼儿有多聪明

  加德纳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知道,人人都能够合理和利用七种不同的智力,使自己有所成就。

(一)语言智力

   语言智力很高的人,往往擅长于写作、阅读、演讲和辩论。常规智商测验非常注重语言能力,有语言天赋的人就会被认为高智商。

(二)逻辑一数学智力

  逻辑一数学智力很高的人,在数字、模型和逻辑推理等方面表现突出。逻辑一数学能力较强的人,在传统的智商测验中会得高分。逻辑一数学智力方面天赋很高的人未来成为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可能性大。(三)空间智力

   空间智力赋予人具有建构图形的能力,对某一特定的形象或场景会重造和重构。具有空间天赋的人往往一看到事物,就能很快发现可以通过改动来改变或改善事物外观。空间智力发展好的人未来有可能成为建筑师、画家、机械制图工程师。

(四)音乐智力

    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对节奏和旋律表现出天生的感受力。如五音不全的人可能成为音乐评论家,因为他们天生对音乐就有很强的鉴赏能力。

(五)身体运动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强的人身体运动或体力活动能力超强。这类人未来成长为外科医生、机械师、演员、运动员等可能性更大。

(六)交际智力

   具有交际智力的人有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天赋。未来会在咨询、记者、外交等方面有所成就。

(七)自省智力

    一个人的自省智力经常只在独处时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在别人看来就不总是那么显而易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必苛求幼儿样样精通。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测试能够衡量或预测出人的智力潜能,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教师不能单凭幼儿的暂时行为就定义幼儿智商高低,因为幼儿是发展中的人,潜能还有待于开发。教师的责任就是相信幼儿,尊重幼儿的智力结构,认同幼儿学习模式,因势利导让每一位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

          二、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

   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教师要用接纳、信任、欣赏的心态和教育方式,尊重幼儿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不强求统一。

    幼儿主要有以下三种学习方式。

(一)视觉型学习方式

   视觉型学习的幼儿是通过眼睛看来学习的。如对来自于文字、图片、示意图、影片上的信息记忆准确。

   行为表现:具有视觉型学习能力的幼儿,对于课堂上教师“说教式”的教学就好似盲人摸象,表面看似认真听讲,实则不理解教师在讲什么。

(二)听觉型学习方式

    听觉型学习的幼儿是通过耳朵听来学习的。如听一遍口头讲述就能够理解内涵,喜欢交流,对电视广告、歌曲听一两遍就能重复。

    行为表现:在课堂上喜欢与同伴讲话,违反课堂纪律,很容易被各种无关的声音分散注意力。

(三)运动型学习方式

    运动型学习的幼儿是一个实践家。身体动作常常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喜欢触摸并操纵各种材料。

    幼儿的行为表现:精力充沛,很难安静地坐着听课。

    上述不同学习方式带给幼儿的行为表现,靠教师统一活动要求是没有效果的。因此,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分析班级幼儿的学习类型,一方面满足不同学习方式幼儿需要的教具和讲解;另一方面对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给予支持。



              读者感悟

    《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书名是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因为与我们每天的工作息息相关,正好在带班的过程中有些许困惑,应该可以在此书中找到答案,带着困惑带着问题,我3月份读完了此书。在阅读过程中,我更加感受到了这本书对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性。我们每天都在与幼儿打交道,每天都会遇到幼儿各种各样的行为,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以一名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的身份深入观察幼儿,根据其行为分析幼儿当前的身心发展特征,促进自身对幼儿的了解,并根据所观察到的幼儿的各项行为表现,选择适宜得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游戏贯穿活动,为幼儿良好行为的获得和问题行为的矫正进行及时适当的指导,努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生活实践

                  司一凡绘画记

观察对象:司一凡

年龄:5岁

观察方法:主题式逸事记录法

案例陈述

    司一凡,是一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小男生,美术活动《有趣的大树》,王丽老师带孩子们去后院观察树、讲绘画技巧后,请幼儿自己完成作品。幼儿开始自己创作,司一凡一直没有下笔,坐在那儿东张西望、左思右想,不一会小朋友过来告状:“老师,司一凡在地上胡乱画。”我走过去发现地上画了一个螺旋线。老师问:“为什么画地上呀?”司一凡:“我怕我画的不对,我先试试!”老师看了看地上的螺旋线,对于他的画给予了肯定,孩子马上兴致勃勃的继续绘画!课后,老师找到司一凡,相信自己你画的很棒,下次可以放心大胆的在书上创作,在地面上这个行为不提倡哦!司一凡肯定的点点头:“我会把地上擦干净,以后我会画的更好的!”

行为分析: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幼儿的绘画是其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司一凡小朋友的表现,说明幼儿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也在慢慢发芽。他喜欢绘画但是不确定自己的能力,他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以证明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


教育对策:幼儿在这个时候没有达到很好的绘画能力,作为教育者,也不能无故地对其指责,而是要亲切、自然地发表看法,客观地评价,适当地给予肯定这样的互动不仅保护了幼儿效对绘画的兴趣,更是激发他想象力,绘画能力。

                      看病记

 观察对象:朱若晞、牛函钰、贾洁敏、王梦霏、杨景媛、贾宸熙、李欣钰、王柯焱

观察内容

图片一:朱若晞吆喝:“谁来看病,我扎的针一点都不疼,快来试试!”

牛函钰连忙跑过去:“医生,我肚子疼,怎么办?”

朱若晞:“来,扎一针就好了,我一针就扎好了!”

图片二:杨景媛听到跑过来说:“输液扎针不好,生病了得喝中药!”

图片三:贾洁敏:“徐梓桐,你来捣药,李欣钰,你来磨药。”

图片四:王梦霏也加入了制药的队伍,“我也可以来帮忙,你来帮着卖药。”杨景媛:你这里是中药铺吗?我可以买药吗?

图片五:杨景媛帮忙吆喝,中药超级管用,一元一包,吆喝声吸引了贾宸熙。王柯焱加入说:“我来制作膏药!”

图片六: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中药铺,开始了制药、卖药、买药的游戏。


行为分析:幼儿的游戏来源于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孩子观察到生病时有的是输液打针,有的是喝中药贴膏药。他们游戏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捣药的、有磨药的、有收银的、有叫卖的……


教育对策:1.教师应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

2.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

   从“看见”到“读懂”观察是一门艺术,记录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指导是一种智慧,它们都是教师读懂幼儿、走进童心的桥梁。

阅读 3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