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意盎然,草长莺飞,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其中只有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因此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倍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4月5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我们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一天假期。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
节日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
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
清明习俗
1.扫墓•习俗
扫墓是清明节古已有之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为故去的亲人扫墓烧纸,有些地方还会给土坟填土加固。也有的地方不烧纸不烧香,这和现在的环保要求有关,但也有寒食节禁火的原因,在这些地方大家采取的是在坟头的树枝上挂上冥钱、纸帛。
2.踏青•习俗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放风筝•习俗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4.荡秋千•习俗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特别被儿童所喜爱。
5.插柳•习俗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插柳避免疫病了。
6.植树•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假期安全提醒
预防流感等春季传染病
春夏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季节,近期我们要“重点关注”新冠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百日咳疫情;“需要关注”流感、布鲁氏菌病疫情。日常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衣被,注意室内通风。请家长们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注意体温变化;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如发现健康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交通安全
从您做起,为孩子做好榜样:假期期间车流量和人流量大,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交通工具,骑行电动车、摩托车按规定佩戴头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遵守公共秩序。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预防溺水
外出一定要有家长陪同,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准”,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靠近小河、池塘等区域,预防溺水,保护好孩子的人身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时不吃路边摊等没有卫生保障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吃过多的大鱼大肉。
培养生活好习惯
假期请合理安排孩子的休息时间,坚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坚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拖地、自己洗衣服等。
最后,祝愿各位家长和孩子们在清明节假期里度过一个愉快、健康、安全的时光!
星天地幼儿园
智慧播种,习惯养成,德育扎根,志存高远。
让孩子快乐!让教育精彩! 传播真正使人受益一生的教育,让世界充满爱与尊重!
教育热线:133 2013 8213(黄园长)
13627931601(郑园长)
地址:信州区北门街道新天地小区12栋星天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