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认识屈原

(十五班美文分享)

生活节奏
创建于04-01
阅读 26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微风徐徐,总有一群孩子在追逐的自己的梦想,那个属于他们的文学热,今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他们的心声,认识他们眼中的屈原……

        仅代表当下的生命状态(彭睿征)


       我向来是以听觉的感受最真。对"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的听觉感受最为深切。那种扩大而强烈的声音好像按下了一个按钮,撕裂了心里一道尘封已久的枷锁。

此前早读时,读到“春与秋其代序”时,眼眶也湿了。

       人生短暂就那么几十年,起起伏伏,也就那么几件事可以去做。屈原心中有他对美的追求,又在转山转水中经历着为他人而老的岁月,直到他投入汨罗江而死的那一刻。

       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没有放下一点——他一直试图改变楚怀王。在这件事上,他不用群星拱月的方式去辅佐,却坚持把握自己的方向盘,去指引楚怀王的前路。

       一个一个岁月流过了,却总有一根针指向外,释放去了心中所有的能量。对君王的敬仰难以放下,那些情节无法解开,这是天地赐予他的一道屏障。

       乱世之下,独善其身,难,却似乎是唯一解。对君王的忠诚,成为了限制一代文王的锁链。不同流合污,限在了对君王的辅佐之上。

《报任安书》中言:“身直为闺阁之臣 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邪?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难道司马迁那么看重外在的看法吗?然而他又说:“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被万戳,岂有悔哉!”

       一个人在经历了人生起伏后 ,思想方向不一样而已 。如果说屈原是对楚怀王痴情,那司马迁可谓是人间清醒。半山所言的“不忘初心,从容独行”只不过是在转山转水转尘世后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热爱的事情。

       屈原有着矛盾的心,又想追寻自己的美好,又在追寻楚怀王。

      这就是“君权至上”。

      情是割得断的,因为他的条件是决心和理性; 

      畏是割不断的,因为它的条件是发现与改变。

      此谓不是畏惧。其意若人畏天、畏闪电、畏崇山峻岭、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人会下意识的将自己捆绑于其上,并舒适的躺在上面,仍可以自由的活动四肢,但却无法看到被锁住的躯干。当低头看自己,解开束缚去追寻自己的人生,这就是解放。

      人多少会受束缚,即使这个人足够有智慧。随波逐流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他会击碎一个人的认知。体验不一样的东西总能带来一些冲击自己认知的感受。

       玫瑰学院中我曾经的导师曾计划让我们去当一回乞丐,最初我很鄙夷乞丐,但当听说自己要成为他时,第一反应不是我坚决不干这的道德羞耻心,而是一种深沉的畏惧——怕丢面子 。

      是的,我连乞讨都做不到,又怎有资格去鄙视以此为生的人呢?“随波逐流”,需要很强的决心,去体验未曾体验过的路。

      人总是在尘世的种种碰撞中去领悟 屈原一身泡在君权的苦水中难以脱身 天子的名号蒙蔽了他的双眼,和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一样,他们都只是凡人,他总以为天子可以改变,却不曾想到人是忌指责的。

       君令难违。

      “君”是何物?班里需要有班长,工地上需要有包工头,即使是我的世界游戏中,文明模拟实验依然表明:每个组织系统都需要领导者。

      天意指使着每个家庭,团体到国家都需要一个领导者。领导者做得好,便坐得安稳;做   得不好,便自取灭亡。在系统中需要一个领导者使系统有序运行,他需要不被动摇的权威。

     《老子》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天子也是人,真正广听谏言的君王有几人?不到二成。即使是唐太宗也有心理作怪:我抢下的李氏皇族的宝座,那我不管好天下,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

      如果了解了这一点 屈原大可以行游四方 以香草为伴去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如老子一般:“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相比于屈原的“宁溘死以流亡兮”“忍尤而攘诟”,显然是老子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来得老成。

         这是超脱了尘世的世界观。可以说,在屈原迷茫时,老子已经看透了君的本质。

       幸运的是秦末的人们撕破了君权至上。司马迁的意念里,“天子”的神话性日渐模糊,后世的畏惧已然从原先纯净的畏,转向了畏惧。

      只可惜,屈原不生在这个时代里,也许是一种“平衡”吧。

       人世间很残酷,总有人用自己的一生去追寻自己的目标,到最后空欢喜一场;亦有人隐居山中,最终与世长辞,被岁月抹去那微缈的痕迹。

      若像《树上的男爵》中的柯西莫那样离开 但又不完全脱离尘世呢?保持距离,静静观察。

       它有一种新鲜的既视感,更能和深处的灵对话。

       这种人也许会活得通透而充实,会有气场,如同半山一样,与外界保持着丰富的联系。

        我的父亲和导师,希望我成为这样的人。

        屈原试图做这样的人,但没有成功。

       入世,出仕,没那么容易平衡的。

       这一切,不过是感觉。人生什么都要尝一尝。

      “春与秋其代序”是屈原阅历的写照。年复一年,这是大自然运行的本能。

      “鸷鸟之不群兮”是屈原人生观的写照。他选择了做鸷鸟,注定了一生的艰难。

       从这个角度去看他,在这“君权至上”的时代里,去尝试入世与出世那微妙的平衡。他有了很多人未尝过的酸甜苦辣,做过明珠,做过泥土,走过官场,闻过香草。这么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否值得我们“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呢?

       但“嫉”之前,第一步,是破枷锁,迈出去体验的第一步。

      “创”是很难的,做好心理准备。

                       吴晨旭

       首先,我想以一些初读者对于他行为的不解来解读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例如,他为什么要选择以自杀来完结人生?准确来说,也并不是完结,我认为这算是一种延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种看似不合乎寻常的行为让我更认为这是一种指代,是作者在字里行间中表露出的自己,希望别人能够理解他。如果屏蔽那些复杂或我们认为“合理”的念头,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屈原,因为他是一个极其纯粹的人。

       从《离骚》中的第一段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一生都脱离不了政治的人。或者说,他的政治生命就是他的生命,人生目标即为政治目标。“来吾道夫前路!”。便表明了他为国献身的愿望,被罢黜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的无力与失意更是显示了朝政、国家对于他人生的重要性。

       屈原遭到“众女嫉”“谣诼”,又有“灵修之浩荡”,这不难表明他的政治生命的结束,这相当于我们的人生众叛亲离,未来无望,从这方面想,不难想象他为什么会结束生命。他因为思想纯粹,才能做出以花为饰的举动,芷、兰所蕴含的花语,所表达的高洁,以示区别周边的人物。屈原纯粹的人生观使他愿以爱国之心与高洁之心遗留后世,也不愿再受灰暗现实的折磨。

      我觉得,屈原的人生和意志不需要他人的评价,当我们能够与他同感,那会让我们对他心存敬意,感叹自己之所不及,并以此为动力,做像他那般高洁坚守之人。

                 叶茗玥

我曾听闻强者独行,窃以为,强者之所以强,在于其思想之独特、深邃,而其必是在与众人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独特,质疑自己的独特,最后坚定自己的独特。“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我进入一中的成绩并不出众,而又因我的自负,我不希望被别人看不起,我不希望别人因我而感到不愉快,亦或是因为我与他们的不同而议论我,所以在高二之前,便一直在寻找能一起吃饭走路的好友,甚至有点养成了讨好型人格,但是渐渐的,我结识了独行的强者,发现他们并不会让别人觉得他们孤单,而他们的思想凌于众人之上,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这种做法的愚昧无知,告别了“路友”之后,我开始更多地把目光放在头顶上的天空,脚底下的道路,而不是和别人的关系上,于是,我开始知道花何时开何时落,哪棵树上长满了讨喜的青苔,甚至是哪棵树的树洞里会有松鼠栖居。这种改变没有让我感到惶恐和无可是从,而是前所未有的满足。“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我自觉不是鸷鸟,但也不再是大雁。

                          胡奕宸

       不同于屈原至高无上的自豪感,我的人生里常有自卑感如影随形,来自家庭或来自自身。小学开始我就可以看见家庭的差距,父母的压力,他们的生活里充斥琐碎的柴米油盐和人情世故,所以我的志向很明确:我要赚大钱。但它也会变模糊,因为看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慢慢理解钱不是一定能带来幸福快乐,而为了钱学习,让功利心驾驭大脑,是个浅薄愚蠢的目标。

       那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讲?为什么不愿意考得比别人低?为什么要问老师问题问到懂为止?我总认为这是性格里的好胜心、自尊心,而上了《离骚》之后,我更明确地体会到我的时常游走在自卑边缘但也时常破土而出的自爱感:要对得起自己优秀的基因。

      努力学习,不是为钱,不是为父母,而是为自己。爸爸希望我成才,妈妈希望我快乐,他们都没有把名利财富放在我驻足时抬头望向的方向,而是希望我立志,自爱,对得起自己的基因。“岁月忽其不淹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时间何其宝贵而又稍纵即逝,而理想之路道阻且长。屈原带给我的思考可以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来说:“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因为时常的自卑,我更感受到追随自爱感的珍贵、迫切。

     (请将我处以极刑)盛心妍

      怪诞。

      是我初读《离骚》时的感触。尤其“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句描绘的是怎样一幅景象?我贫乏的想象力是在无能为之。通篇辞藻华丽,文字生僻晦涩。屈原是如此特立独行的人,引得我无所适从。

       在世人皆赞费孝通先生美美与共的今日,遇到一个独抒性灵的人,一个坚持我手写我性的人,不由生发出了怪诞之情。仿佛习惯了丑陋,遇到难得的美丽,不是心生艳羡,而是质疑。难得的坚守自我,却被我视为“怪”。何其可笑,何其可悲,试问我自己,是否还记得来时路。

       孔子教我一句:人性本善。我记诵至今。可每每遇到需要“见义勇为”的时候,我却总畏葸不前,徘徊两间。相信正义无错,还是为求自保,高高挂起。所有正确的事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而不去做。这是我从屈原身上领会到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认为正确的事,哪怕以性命换之,亦无悔。“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他心中自有自己的道,他循道而行,坚守自己的正道,与小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奔走呼号,慨叹民生多艰,悲悯天下,以至长太息,以至掩面而泣。面对这样一个心怀苍生的“疯子”,令我心生敬畏。他的奔走呼号,他的颠沛流离,让独抒性灵的光在华夏大地上萌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如果坚守我心中的正道是一种错误,那我也固执的请求:请将我处以极刑。在尘嚣中,屈原站在那儿,坚定地远离人流。在我眼中,屈原早已成了一个英雄。千百年后,在破愚暗以明斯道的灯下,他以携千军万马归来。哪怕他的正直,他的坚守无人能继,但我愿以他的自尊自爱自持为光,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不知可否,我也可以有这样一天,哪怕没有他难得的才能,傲人的血统,也能够心怀天下,而非拘囿于个人得失,满腔热血,只求家国永安。

            姜宁

       屈原内心是痛若的,"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世道好像是黑白颠倒的,富有才华的再三贬斥,品格高尚的令人不齿,明明心向往阳光却被拖曳进泥淖。理想与现实的相背令屈原"恢郁",令他"诧僚",令他掩涕",又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接受。既便身陷囹囫,他终究放不下国家,"哀民生之多艰”是他心头最大的牵挂,"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怎会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错了吗?屈原犹豫过,反省过,也迷茫过,最终顿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了解我又能奈我何?只要我本心是美好的,一切都是浮云。"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只因别人三两句话放弃的称不上追求,只因遭遇艰难而改变的算不得君子。那颗纯净皎洁的心经过烈焰的灼烧变得更加坚强。

       不但是屈原的时代,我们现在质疑的声音也从未止歇过。在我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薄弱学科时,有人讥笑:"别卷了,卷王。";在我付出努力得到回报时,有人冷哼:"别和我说话,行走的高分。"冰冷的言语当头棒呵,同时也让我明白,有些人注定不是同行者。我曾恼怒,也曾怀疑,如今只会一笑了之,勇者从不在意风暴。

                     顾嘉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改变呢?人年少时总是会有一些轻狂的想法,既不满于规矩条框又不得不限制于此。聚在一起义愤填膺的批判诸多不公,似已成了年少岁月的象征。屈原自是不例外,他也想着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构建一个理想的山河社稷。但不同的是他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他在用自己的言行、诗词乃至生命去捍卫他的祖国。这种格局与胸怀铸就了这位心怀壮志的伟大爱国诗人。

       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衲和圆凿能够相结合,哪有道不同,却能相互安处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三观不合”,我们平时同三观不和的人讲道理,总觉得特别费劲。所谓的“三观炸裂”也正是有人做出了不被自己认同的事。但往往这种“三观扭曲”的人是在少数,我们也只需避而远之即可,但在当时能和屈原三观契合的人却是屈指可数。楚国若是圆凿,那么屈原就是一心想匡正楚国的方衲。在如此歪曲的社会里,他也只能发出“孰异道而相安”的感慨。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查夫民心”(王俪谚)

         屈原在《离骚》中称呼楚怀王为灵修,课上说道,‘灵‘在甲骨文中象形中有‘巫’,在古代,巫师常具有较高的地位,掌握着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权利,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信仰。从另外一位国君——卫灵公的名字中解读“灵”为聪明,不呆滞的意思,“灵”在古代汉语中也有精神,敏捷的心理活动。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在屈原内心楚怀王的地位是高大的,形象是伟岸的,头脑是清醒的。正是因此,此处可以看出屈原对楚国的忠心和对楚怀王的尊敬,而且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屈原对楚怀王治国才能的肯定,那么此处怨,我认为除了一小部分怨楚怀王以外,更大一部分应该是怨怀王识人不清,致使奸臣当道。灵有敏捷的心理活动的意思,心理活动过于敏捷就是敏感,多疑,因此屈原才会被放逐。一个“灵”字,楚怀王鲜明的个人特点顿时跃然纸上。

       在这里我还有另外一种解读,我认为,这一句“灵修”展现的是屈原和楚怀王之间关系的亲密。

《屈原列传》中道:“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他既然能与楚国的王族同姓,证明他不仅地位很高,而且同楚怀王关系匪浅。在前文中屈原也有写到,“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更是能证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灵均”“灵修”,如果灵修是楚怀王的字的话,那么楚怀王与屈原都为皇室“灵”字辈,中国古代独有的“字辈”文化展现了二人之间紧密的血缘纽带,屈原早期时不仅为楚怀王左徒,而且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兄弟,无限效忠楚怀王,深得楚怀王宠信·,这是其一。

       其二,屈原直称楚怀王为“灵修”而非“王上”,更可显二人之亲密。按理而言,楚怀王为楚国国君,屈原上级,屈原显然应该对他更加恭敬,而非被贬谪仍亲切称其“灵修”,结合离骚的创作背景,这是屈原第一次流放时情感的迸发,一气呵成。此时的屈原在心中仍对楚怀王抱有幻想。查阅资料,屈原在死前最后一篇文章——《怀沙》中也称楚怀王为“灵修,香草,美人”。这也是屈原对对自己的自比。联系《离骚》中屈原对香草的喜爱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也呼应了课本注释中“美人”有两种释义,一说指屈原,一说指怀王。“美人”是有才德,有作为的人,屈原这样一语双关的展现了自身的才华和对楚怀王的赞美。我认为现在屈原应是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流放者的身份,故此会延用未被贬斥时对楚怀王的称谓,以此可以看出楚怀王十分“纵容”屈原,他们俩似君臣又似好友,因此,自“灵修”中可见屈原被贬前与怀王关系亲密,也正是这样,屈原“怨”实则是希望楚怀王楚桓王能认清奸臣的嘴脸,使自己继续辅佐。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查夫民心”,在我看来,其中甚是少“怨”。字里行间充斥着的是一个臣子对国家和君主的期盼,对好友,兄弟的劝诫。若真有怨,也应是对奸臣当道,蒙蔽怀王之眼的痛恨。

               陈屹禾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曾哀叹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有些事情若不及时把握,便可能永远失去。回首往昔,那些年少的激情与兴趣,如同璀璨的星辰,如今却因学业的重压而渐行渐远。每当心血来潮,却总是被现实的桎梏束缚,终不了了之。生活似乎陷入了无尽的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令人感叹不已。

       尽管如此,我仍试图效仿屈原,坚守内心的个性与信仰。然而,在这个千篇一律的世界里,我的独特往往被误解为异端。尽管如此,我依然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让它们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在这个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社会中,像屈原一样怀瑾握瑜般保持一份个性显得尤为珍贵。即使周围的人都清醒地面对现实,我也愿意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真实与美好。因为我深信,只有坚守个性,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赵茜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句话大致意思是:这是我所崇尚的美德,即使死很多次也不后悔。从这句话我可以感受到屈原的坚定和执着。然而这份坚定很容易被误解为一条道路走到黑的莽撞与执拗,在日常生活中,执着坚定的人往往会被感叹“他呀,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在世俗的纷扰里,在众人的流言里,迷失自我竟变成了常态,转而投向他们口中的“阳关道”。这是芸芸众生。而“纫秋兰以为佩”“虽九死犹未悔”这才是屈原!屈原本就是不凡之辈,他追求真理,他坚强不屈,他行正道,重法政,爱人民。所以他在浊世里依然能看到光的方向。他是超越时代的存在,他站在至高点看人性,看国治,周遭之物于他不过是尘埃,拍去尘埃,继续前进,怎会悔?

        所以渔夫之辈只看到了屈原郁郁不得志,投江自尽,可从未想过入水而去,洗下尘埃,唤醒哪怕一点人民,是这位诗人对人间的馈赠。他践己志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理想,他高洁,世间万物有何伤的了他?在那个时代无人懂屈原,这个时代也未必会有能懂那属于屈原的盛大而灿烂的世界。纵使读罢离骚,尔辈不过领略皮毛。

凡心 野心 神性(吴彦泽)

       寅年寅月寅日,出生在注定将有一番大事业的日子的屈原,也从小立志高远,被寄以厚望。

无论外在或是内修,一切都高于常人。前半生平步青云,却在日后随楚国一并衰败。

屈原真真可谓是自己那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写照,在面对万千唾骂,不屑一顾,又或是嫉妒的言语和目光中,屈原无人诉说,因此作文以抒怨。兰草白芷不过是品性的寄托,他真正想要的只有一个——楚国的强盛。

       但从事他一人如何努力,独夫也难撼大局,最终唯有投身江河。

      《离骚》中所言诗屈原贬谪后的内心,他也是常人,有怨恨,怨恨小人得志,为名为利;有叹惋,惋惜楚王执迷不悟,受人蒙蔽;也有后悔和自我怀疑,反正自己的正误。

同时他也是圣人,虽有怨,但从未同流合污,宁可受苦也不低头;虽处于困苦之中,仍心系天下百姓,希望楚国复兴;虽有后悔,但他仍能看见“初度”中夹着的本心,并继续自己的路。

       我们不该让古代先哲的精神馈赠停留于铭记,而应该将这份思想遗产传承下去。或许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世俗意义上如家产、容貌等所谓的天资,只在尘俗中过一个普通的生活。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自我否定,自我怀疑,陷入唯心主义命运论的精神内耗中。先贤同样是人,与生俱来的只是一条起跑线,凡人和圣人往往相似,抛去“惟庚寅吾以降”的传说,屈原也是一个为理想奋斗一生的凡人。我们无法改变既定,那将自己的poker发挥到极致,才能让自己更靠近彼方理想。

阅读 26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