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春天  又见清明——天澜尚荣幼儿园国旗下讲话

芜茗
创建于04-01
阅读 9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但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为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帮助大家远离疾病,享受快乐的春天,正逢清明将至,天澜尚荣幼儿园本周升旗仪式以清明春季传染病预防为主题,由大一班和小三班师生共同开展升旗活动。


第一项:出旗

伴随出旗音乐的响起,小护旗手举着鲜艳、庄严的五星红旗,迈着有力矫健的步伐入场!他们迎着春日暖阳,昂首挺胸、护旗前行,稚嫩而坚定的神情,彰显着身为护旗手的骄傲与自豪。

今天担任升旗手和护旗手的是大一班的高鹿鸣、易诗淼、陈雯熙、税泓博、王自然。

第二项:升国旗 奏国歌

00:52

伴随着国歌响彻幼儿园,全体师幼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孩子们仰望着飘扬的国旗,脸庞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第三项:国旗下讲话

今天,由小三班的小朋友们带来国旗下的讲话。

首先由小三班丫丫老师在国旗下为大家分享了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习俗。值此清明节来临之际,她也提醒小朋友们在祭祀过程中文明祭祀,护林防火,倡导低碳、安全、节俭祭祀,过“绿色、平安、生态清明”。

紧接着,由小三班两位小主持人武静依、李曼郡分享了一些基本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卫生干净整洁。除此之外,还要养成勤洗手,讲卫生,多锻炼的好习惯。

01:02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预防病毒》。

第四项:国旗下表演

请小三班的孟嘉垚、朱惠聪、周诺依、李艺橙、蔡锦妍、蔡锦茹、胡欣瞳等小朋友进行国旗下的表演:《病毒走开》。

00:57

第五项:流动红旗颁发

清明节前一两日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而设立的。相传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文公焚山逼迫,子推却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把他葬在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子推亡故这天禁火,只吃冷食,后相沿成俗。中国过去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到了清明节,全家人带着水果和点心,一起上山去给去世的亲人扫墓,插一根杨柳,以寄哀思。

扫墓,即为“墓祭”,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

踏青,是指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清明时节·温馨提醒

在清明节时,正值春季,预防春季传染病尤为重要。以下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口鼻卫生,避免接触已经感染春季传染病的患者。

2.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或生肉生蛋,确保食品熟透,避免食源性传染病。

3.加强体育锻炼:适量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春季传染病的感染风险。

通过此次《“预”见春天 又见清明》主题升旗仪式,小朋友们对于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又多一份了解,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继续寻找春天的足迹吧!但在玩的过程中要懂得好好保护自己哟,一定要养成一个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月伊始,春意绵绵,做好预防不负春。

图文编辑:王艳

图文审核:何雨

图文终审:阮小君

天澜尚荣幼儿园

2024.4.1

阅读 9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