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师范匠心引领 追光而遇沐光前行

在路上
创建于04-01
阅读 8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春暖乍寒、生机盎然的三月,为进一步加强化学教育建设,发挥优秀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3月31日上午,山东省初中化学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省化学教研员卢巍老师和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毕华林教授邀请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中部正高级教师、化学特级教师兰建祥老师做了主题为“用毕生的修炼去谋求上出好课”的精彩报告。山东省初中化学特级教师工作坊德州群组的全体成员在靳从豪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该次培训。

    兰老师是深圳教育界的“化学达人”,省市级的研课、培训、模考命题都有他的身影,甚至是高校讲台上的常客;他是学生口中的“兰神”,一个能把化学上成语文课、哲学课的老师;他是同事、家人眼里的“工作狂”,办公室备齐了所有生活必需品;他也是自己的主人,从教20余年获奖无数,3年前开始潜心探索实践化学课改,开启了他的化学教学新世界。一个被认为“具有强大能量场”的老师。

兰建祥老师整场讲座围绕一个中心即“用毕生的修炼去谋求上出好课”,从三个维度即“我理解的好课意义”、“我奉行的好课标准”及“我追寻的好课实践”进行了生动且紧密联系教育教学的阐述。

三个维度

第一维度:一节好课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来说,好课链接了学生的未来,描绘了人生的蓝图。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身上承担着教书育人、教育兴邦的时代重任。只有人民教师用真心去上好一堂课,中国少年才能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栋梁。

对一所学校来说,“好课”就是学校的名牌。兰建祥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名校之名,非有名门之谓也,乃有名师之课也。名校之所以为名校,正是因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承担好自己身上的责任,所以才会说名师成就名校。

对教师来说,好课是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如果说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和生死场,那么好课就是教师成长中的纪念碑。生死场固然惊心动魄,但纪念碑才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见证。兰建祥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给参会的同学们分析了好课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维度:一节好课的标准

兰老师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解释了好课的三重境界与三重门:有意思、有意义和有意蕴。并围绕这三重门与素质教育和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联系实际,中国的课改之路将从关注文本知识到关注思维品质,最后会关注学生的精神发育。而未来教师们也必须要顺势而为,上真正有意境的课。

第三维度:一节好课的来源

兰老师分享了上出一节好课的方法论,好课从哪来? 要从教学实践、教学思考、专业阅读、教育写作中来。当然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从教学实践中来。实践出真知,多上课才能上好课。空有满腹经纶却缺乏实干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兰老师勉励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接触教师教学的相关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

兰老师详尽地结合其自身的理解和教学实践经验,给我们分析了“用上课来奠基”的重要性,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明白了一节好课之于国家、于社会、于学校、于教师、于学生、于课改的重要性,上好一节好课,是一个老师应具备的偏好、教师的研究中心和和写作底气。

其后,兰老师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他心目中好课的标准: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向生命中去。兰老师认为:课改只能在一线教师的课堂上发生,而不是在专家报告中发生。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实践好课的三层标准,其实就是在履行新课改的要求,这样的课,也就是深度学习的课,也就是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

兰老师的境界,已经突破了前期的“上课”,跨过了“搞课”的高地,跃向了“玩课”的享受状态。于兰老师而言,备课看似花的是“来之前的那个晚上”的时间,实则是“准备了几十年”的积累。

兰老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如何上好课,如何把上好的课表达出来。带给我们一线老师很多共鸣,收获也很大。

所以当兰老师在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时,眼神是放光的,对课堂是非常热爱的。兰老师谈到他敬佩的一位前辈于漪老师讲到:教师要学点哲学,要有文化判断力,要读点经典,再匹配到自己的教学经验上不断实践,从而获得生命的力量,如果这样。教育信仰由此而生,而坚定,而纯粹。我们可以通过学会哲学思维,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教学经验上不断思索,怀疑,反思,揣摩,琢磨,从而组织成自己的教育哲学,找到解决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最具有价值的教育是要让肉体,灵魂,公民和国家了解他们和谐生活的所有可能。所以我们教育的目标可以确定:第一通过健康、性格、智慧和科技控制生活。第二通过友谊、自然、文学和艺术,享受生活。第三通过历史、科学、宗教和哲学理解生活。

兰老师深度解析了落实核心素养的切实可行的实践过程,分享了自己深耕化学教育的别出心裁和千言万语,提出了化学三观:化学世界观、化学人生观、化学价值观,并与与会老师们共勉:把讲台视为自己的生命场,甘于孤寂,乐于清欢,毕生追求有意境的课!

兰老师的报告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让人时而共鸣时而豁然开朗,最让人钦佩的是兰特依然保持着饱满的热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我感受到了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深度认识、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以及对课堂的驾驭及掌控能力都是成就一节高质量的课最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些,也是一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打磨的。只有教师保持对教研的热情与动力,深度进行钻研,才可能带领学生深度学习,而只有多让学生深度学习,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我们要从“形成上好课的意识”出发,进而“培养好上课的爱好”,最终“实现上好课的目的”——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向生命中去。

兰老师更像是我们教师的教师,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要上好课、勤反思、敢下笔、坚持写,有此良师,人生一大幸事!最后呼吁大家:不要只做一个追光的人,更要做一个发光的人。也许,我们未必能成为“神”,但我们通过自身努力,也能成为自己心中、学生心中的那束“光”。

阅读 8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