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风筝协会

水墨
创建于2024-03-31
阅读 22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大庆市风筝协会“风筝校园拓展教程”大纲题要

实用初级(小学四年至初中)

肯做事,做真事,做实事,做诚(成)事

一、风筝拓展目地风筝进校园办学,是以非遗风筝制作及传统风筝文化教育为主体,扎实提高传统工匠精神,通过反复的制作种类繁多的风筝骨架,更换不同的绘画题材,加强风筝制作的基础课程训练,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力,为做好风筝扎、糊、绘、放四艺教学奠定牢固的基础,最终要达到非遗风筝制作技巧学的实,风筝历史文化记的牢,让学生从风筝历史和技艺中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人。

大庆市万宝学校非遗传承风筝进校园启动仪式

二、放飞风筝有益身心健康每周课的放飞体验过程,是益身心健康过程,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沐浴和煦阳光,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史书《续博物志》有“放风筝时,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此外,放风筝时,双眼面对飞行的风筝,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和弱视。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提高学生们的精气神,达到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

三、拓展理念

(一)以崇高的教育境界和情怀做好校园教育。以“中国风筝入门”专业课程标准为指引,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做好教学规划,改变原有的成人培训方式,提升实践和风筝历史文化教育创新能力。

(二)学好风筝历史;讲好风筝故事;作好风筝传承;走好创新之路。

四、拓展模式

(一)遵循儒家教育模式。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指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二)尊重学生好奇之心,回归他们的天真,激活对大自然的渴望。通过老师的指引,让学生们能够体现到,亲力亲为做只风筝并且必须放飞成功的成就感,满足好奇之心;制作风筝实现心怀梦想;放飞风筝回归自然分享阳光的喜悦。

五、拓展内容  

(一)风筝骨架扎制由简单的两根竹条至6根竹条,分别做成六只不同的风筝骨架:

1.直线竹条:(1)两根竹条:“十”字骨架;(2)三根竹条:“干”字骨架;(3)四根竹条:“王”字骨架;

2.折弯竹条:(1)五根竹条:“来”字软板骨架(2)六根竹条:“田”字硬板骨架

3.不同根数竹条的造型:(1)软趐类骨架、(2)硬翅类骨架等。

(二)风筝提线设置,从一根、两根、三根到多根,让学生们学到如何设置和绑扎提线,调整提线,最终使风筝飞到最佳效果。

(三)风筝蒙面绘画

1.绘画颜料使用法

2.平涂绘画法;

3.线描绘画法;

4.渲染绘画法;

5.没骨绘画法等。

(四)风筝理论

1.风筝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通过史料(古诗词)历史时期记载,从风筝起源至今全部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进行教学。(1)战国—唐代,起源史阶段;(2)五代—清代,发展史阶段;(3)清代—近期,近代史阶段。

2.按照风筝自然形成,可分为四个体系(1)文化体系;(2)艺术体系;(3)教育体系;(4)健康体系。 

(五)介绍不同地区的风筝特色 北京、天津、潍坊、南通、广东、四川、云南、东北等地风筝。

六、拓展流程先实践后理论,风筝扎制、放飞占研学课时70%。风筝文化理论占研学课时30%。由简入繁学习风筝扎制、绘画技巧和历史文化知识等。通过校园拓展风筝教育,学生可成为初级的风筝爱好者(匠人)和风筝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健康发展。

                 大庆市风筝协会:范军

                     2024年3月28日


            

03:13
阅读 22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