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千万工程总目标,绘就六美四宜新画卷

创建于03-31
阅读 393

和顺县李阳镇温源村,紧邻后峪村与泊里村,位于和顺县城9公里处。紧傍207 国道,距阳涉铁路 1.5公里,和顺北高速路口1.8公里。全村总人口2640人,其中常住人口580户1358人,共有脱贫户77户185人,监测户11户29人,未消除风险1户2人,低保户102户159人;五保户12户12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8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5935元。

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以来,温源村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围绕“十有十能”,以乡村治理为民、产业发展富民、环境整治惠民,推动全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党建领引,聚焦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温源村以“一堡垒五中心”为抓手,不断强化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实现基层治理提档升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新格局。全村划分为4个党小组,4个网格,32个微网格,60名党员中心户。以综治网格员为主,建立网格小组,实行“发现问题-分类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格局。

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等制度,确保乡村治理有制度能执行。

持续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常态化开展各项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确保移风易俗成效,全村无黄赌毒、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

产业带动,聚力项目发展,激发集体经济活力。温源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为思路,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目标,以股份制构建村集体、合作社、村民多方长期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支部引领、干部带头、集体入股、农户参与”的产业模式。一是产业有特色能做强。村党总支通过发动“两委”干部带头入股,鼓励引导村民参与入股,集体投资60万入股的方式,创建了和顺县强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投资62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养猪场。把资金变成股金,把农民变成股民,以资金支撑提升发展动力,推动农户由传统农耕者向新时代综合性生产经营者转变。目前,合作社年出栏育肥猪达3000头,村集体年分红6万元;二是收入有渠道能持续。党支部牵头将合作社、农户与村集体三方流转协议健全完善,实现流转土地2750亩。以集中连片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的方式,既实现规模化发展,又获得土地流转费100余万元。农户参与合作社务工收入达60万余元。农户承包地通过流转获得稳定的收入,依托周边企业,介绍劳动力稳步就业,再通过就业培训、就业指导、收入再分配等多种方式确保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多元化。三是绿色发展有成效能推广。努力完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坚持牲畜粪便生物质化处理、利用工作,代替化肥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另一方面对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实现回收处理。四是村庄有规划能实施。对全村建筑进行统一的规划、部署,加强农村老旧房屋的排查、整治,加强对文物古迹的恢复和修缮工作,严格禁止和处理乱建、违建现象。


生态融合,聚焦群众关切,营造美丽人居环境。一是人居环境有颜值能长效。全方位进行环境整治,配强12名成员的卫生保洁员队伍,以村内主干道为起点,逐路、逐街、逐巷、逐片进行清扫,确保村内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垃圾收集点6个,垃圾箱30个,每日清晨按时清运。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实施户厕改造工程,按照“五有五无”的卫生厕所标准,完成户厕改造441户。二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600万元,拓宽村内柏油路面约4000米,铺设入村柏油路约1300米,村内人行道铺砖约6780㎡,排水管网铺设约12000米,对本村公园绿化。三是公共服务方面。现已有标准化卫生室,基本药品和医疗设施配备齐全,能够满足村民基本医疗需求。村内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运行正常。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稳定。村民能够合理利用便民服务中心,就近就地办理日常事务。

下一步,温源村继续坚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动态化管理。成立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小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军任组长,村委王瑞清任副组长,其他两委成员为组员,统筹安排部署管理相关工作。对全村5条主街道及附属小街道进行责任划分,12名保洁员一日两清扫。同时村两委成员分别认领责任,对各自区域负有监督职责,落实问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完成到位。切实把“千村示范、万村治理”建成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将温源村建成人居环境优美、乡村治理有效、产业发展兴旺的美丽乡村,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奋力打造全县“千村示范、万村治理”温源样板。

阅读 3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