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nᴗo·ᰔᩚ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聚焦课标新视角,精准引领创新篇———记津南区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专家讲座

创建于03-31 阅读243

专家引领 知行合一

        心中有课标,脚下方走路。为了学懂弄通《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津南区教师发展中心于2024年3月27日上午聘请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单君老师在天津市咸水沽第四中学报告厅为我区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的专家讲座,津南区全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50余人出席活动。单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从“教学评”一致的核心线索:素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观以及理清逻辑结构与内在联系几方面出发,从理论到实践一层一层的解读、引领,通过教育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对《道德与法治》理论和实际操作有了更好的理解。

       

        单老师首先从课程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和课堂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意义。同时提出客观层面,课程设计的要求是:育人;实践层面课程实施的要求也是:育人。要实现育人目标与育人路径同向同行,教学评同向通行。

核心线索:素养目标


       单老师指出,《新课标》凝练的五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它们既相互融通,又各有侧重,覆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部内容,凸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要求方面的独特贡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的实际特征,又与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保持连贯性,体现了育人方式的阶梯式上升和培养目标上的一体化设计。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全面把握核心素养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既考虑从哪里来,又考虑从哪里去。单老师以七上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为例,来讲述教学目标的描述:通过……(这节课某内容)学习……内容(经历的过程完成的任务)培育……素养。同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深研教材——理清教材的逻辑结构与内在联系,讲课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例理结合、以例说理,要讲“关系”、讲“联系”、做“辨析”。备课过程中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坚持整体建构,关注教材的内在联系。

路径:指向素养的教与学方法

       单老师从“议题式教学”的内涵解读、课例分析、基本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对“议题式教学”的运行机制做出了创造性阐释,实施“议题式教学”,目的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学段层次衔接、议题设计全面深刻、议题呈现具有综合性、议题开展在活动中进行、议题式教学重在知行合一。深化了老师们对“议题式教学”的本质理解,为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指明了具体操作路径。

评价是促进“教学评”一致的动力

        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体现在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方面。评价结果对于学生的道德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正直、友善、守法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单老师指出,“核心价值金线”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要坚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评价要坚持知识、能力与价值引领的全面落实:基于命题方向的核心观点作业、基于栏目意图的能力拓展作业、基于目标主旨的实践操作作业、根据能力层次选取适切的题型,同一去干知识不重复训练、根据栏目功能选取相应的方式,如:阅读类、文本类等、根据回归生活的理念选取可行的实践性作业,如:调查、社区、志愿者等。

      每一次学习,都是在辛勤得茧;每一次碰撞都是在经历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是遇见更好的自己。教研有声,拔节无声,在落实新课标“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追求学科核心素养下更高效的课堂!

阅读 2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