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初为节时、忌烟火、吃冷食
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故事
清明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杀害了太子申生,并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迫害,重耳被迫流亡到国外。在流亡的途中,一天他来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已经几天几夜没有进食,也没有好好休息,他又累又饿,倒在地上无力起身。他身边的随从也找不到吃的,大家万分焦虑。在这个紧要时刻,随臣介子推独自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他拿着锋利的刀子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肉汤给重耳食用。一碗热汤下肚,重耳逐渐苏醒过来,他发现介子推腿上流着血,得知这块肉是介子推从腿上割下的肉,感动万分。后来,重耳成为了晋国的国君,他决心要报答介子推的忠心,但介子推却因为伤心悄悄回到家里收拾东西躲进了绵山。重耳决心弥补自己的错误,便带了许许多多的士兵来到绵山,命令他们一定要把介子推给找出来。可绵山这么大,他们跑了好久也没找到。重耳就想了个办法,他让士兵们从东西北三面放火烧山,只留下南面介子推想要避火肯定会从这里出来。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清明节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扫墓祭祖都是清明节期间最重要的节日内容,此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习俗。
清明的饮食文化
1.青团:是江南清明节扫墓时的祭品,由浆麦草汁与糯米混合制作,馅心酿制粗糙,常包入豆沙或枣泥,蒸熟后呈碧绿色。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由寒食节充饥习俗演变而来。
2.鸡蛋:清明节吃鸡蛋被视为一种民间习俗,认为可以带来整年好身体。鸡蛋被画成各种颜色,称为“节蛋”,煮熟后给孩子吃,希望消灾免祸,一年都身体健康。
3.馓(sǎn)子:又称食馓、捻具、寒具等,是油炸食品,香脆精美。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为“寒具”。北方以麦面为主,南方以米面为主。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可干吃或搭配牛奶、豆浆。
4.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其形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内部包有鸡蛋或红枣,顶部有顶子,四周贴有面花,如燕、虫、蛇、兔等。圆形的特为男性享用,而未婚女子则吃条型馍。
5.艾粄(bǎn):是广东省客家地区清明时节特有的的应节小吃,属于客家菜,“粄”为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如萝卜粄、仙人粄、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
6.暖菇包: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是一道由食米和干暖菇制成美味可口的名点,属于闽菜。初春时分生长在田野间,性温味甘,入夏开黄白色花,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芳香扑鼻,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益筋骨的功能。
7.薄饼起源于厦门市同安区,为同安五宝(碗仔糕,炸枣,封肉,薄饼,马蹄酥)之一,是广东潮州、海陆丰、福建福州、闽南地区传统的特色名点,薄饼在过去是清明节的节日食品,每逢清明节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后, 人们都会用薄饼作为午餐,物质生活多样化,人们受香港祭祖风俗影响,备有“烧金猪”、“烧鸭”、“烧鹅”、“蛋糕”之类的祭品。
8.朴籽粿(guǒ):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
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9.吃芥菜: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
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清明节的生态意义
清明节期间,人们外出踏青,亲近自然,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教育孩子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清明节的现代意义
清明节不仅仅是纪念祖先的日子,也是人们反思生命,感恩生活的时刻。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尊贵珍惜当下,感恩他人的付出!
清明节知识拓展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区别
时间不同: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的第105天,即清明节的前、两天。而清明节一般在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功能不同:寒食节是民俗节日,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置,有怀旧悼亡之意。清明节是农耕节气,这时雨水明显增多,大地呈春和景明之象,有求新护生之意。
活动不同:寒食节开始活动只有禁烟火、吃冷食,后来增加了祭祖、蹴鞠、荡秋千和斗鸡等。清明节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祀祖先,还有踏青游玩、插柳、蹴鞠、打马球、吃青团、吃田螺和放风筝等习俗。
来历不同: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置的节日。而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据传是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纷纷效仿,沿袭至今。
总的来说,寒食节和清明节在历史、文化和功能上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两者虽然有所融合,但仍各自保留着其独有的传统和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诗词鉴赏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