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17】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更“智慧”

vicky
创建于03-31
阅读 12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南昌市教育学会和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于2024年3月31日,在南昌市共同主办首届洪城教师发展论坛暨南昌市教育学会2024学术年会,会议主题:“融合·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教师专业成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张布和,深刻剖析了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他首先从党和国家政策演进中、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中阐述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他指出,教育强国建设已是当前教育系统最大的政治。纵观社会发展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要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为持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教育发展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尽管教师队伍建设在数量补充、结构优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发展性问题和不足。张布和研究员指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主要有以下方面:

1.从近期的一些研究结论看,虽然总量充足,但仍然勉励这区域性短缺、结构性短缺等老旧难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长治长存。

2.应对人口变化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重点应对学龄人口变动对各学段教师队伍配置的影响,需要教师队伍建设事先预判、提前谋划,超前布局的问题。

3.直面“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师负担始终未得到减轻的现实,切实需要从根本上考虑减轻教师负担问题。

4.科学教育加法中科学教师培养和教师科学素养培育问题。

5.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

6.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如何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问题。

       新形势下,如何让数字技术真正融入教育领域、实现常态化应用,怎样夯实教育新基建的“数字底座”,是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教育部科学化技术与信息化司,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的《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主题报告,从充分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到如何准确把握战略行动的思路与成效以及如何接续谋划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蓝图三方面对教育数字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深刻阐述。

       任处长并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方面,做了详细解读,并指出今后将继续利用好平台,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

        当前,数字化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理事长易艳丹的《在AI中育见未来教师》讲座,通过大量的资料呈现,为我们解读了AI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使用现状。她指出,AI教育在技术上有机会将老师从传统的低质量、低效率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是AI教育的出发点。(AI也是“爱”的拼音),因此“爱”才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激发、唤醒和鼓舞。她以南师附小教育集团为例,讲述其集团在回归本真教育路途中,探索推动教师数字素养行动转化中,如何创立“生命至上”“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数字生态校园。


       东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寅就《区域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的东湖实践》做了经验分享。东湖区在如何深度挖掘名师核心价值, 充分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 以期锤炼造就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区域名师工作室发展路径。

       智能时代,“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思考的命题。智慧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形态。“慧”从师出,“能”自环境,“变”在形态。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曾海军指出:教育是新技术的重要实践场域,科技的创新驱动作用助力和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科技手段。人工智能、互联网、虚拟现实和5G等新技术的融合渗透,特别是以虚实融合为核心特征的第三代互联网应用将开辟教育的新境界。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主体是老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只是技术,实现的是教学辅助和支撑,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取代教师教学,创新思维、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更多地还是需要人对人的教学模式。

      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原主任林冬青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化应用》主题报告。讲座中,林冬青主任详细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如生成图片、撰写文稿、制作和修改PPT等,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结构化提问和链式思考的方法,让参会人员深刻理解了人工智能如何为教学与管理带来提质增效的巨大变革。

        中国教育报记者、智慧教育专栏编辑黄璐璐为我们深情讲述自己在一线的采访经历中,感受全国各地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就如何抓好教师队伍智能化治理、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独有智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学陈飞博士进行题为《从实践操作视角看教师如何做科研》专题讲座,他用具体的事例,详实的数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在场的教师们讲解了做科研的方法以及重要性。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李梦莹为大家带来题为《从历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浅析中小学实验教学趋势》的讲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锋带来《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讲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只有适应时代要求,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以数字化思考谋划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引领作用,助力赋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撰稿:彭芳芳

审核:刘湖林

阅读 12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