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  传承经典——梁邹小学四年级四班晨诵《望岳》篇

葵花朵朵
创建于2024-03-31
阅读 3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28

写作背景

      736年,二十三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第二年,他和朋友一起游历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各地,这首诗就是他漫游泰山时所作。

01:19

古诗译文

      泰山到底怎样呢?它耸立在齐鲁大地上,青翠的山色绵延不绝。大自然将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于此,山的阳坡和阴坡明暗分明,好像分别处在白天和黑夜。层层白云让人心怀激荡,我睁大眼睛看那些归巢的鸟儿,眼角都快要裂开了。我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俯瞰渺小的群山。

古诗赏析

      全诗匠心独运,以问句开篇,引出自己描写的对象,引起读者注意。第二句交代了泰山的基本情况——横跨在齐鲁大地上,从山体绵延距离之远来体现泰山的雄伟。

      接下来两句拉到近景,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钟”字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活了;“割”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泰山充满了雄浑的力量。

      第五、六两句从仰视的角度写天上的白云和飞鸟,“决眦”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人的角度,侧面写出了泰山迷人的景色,生动传神。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感情的抒发,看到泰山的雄奇、秀美,诗人不禁心生豪迈之气,立志要登上泰山之顶。

      全诗以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雄伟、秀丽,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气势雄浑。

00:28
阅读 3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